|
- VORVery high frequency Omni-bearing Range, 地面台站发送的甚高频全向无线电信标(信号)
- Nav1 , Nav2机载VOR信号(及ILS信号)接收机
- OBIOmni-Bearing Indicator, 与 Nav 连接、位于主飞行仪表板右侧的整个圆形表头OBSOmni-Bearing Selector, OBI 左下角的旋钮,它使刻度盘转动
- CDICourse Deviation Indicator, OBI 的垂直指针
- FlagOBI 中间偏右的三角形标志,有三个状态: To/From/Off
注:Nav2是单纯的VOR接收机,Nav1既可用作ILS接收机,又可用作VOR接收机。Nav1作VOR使用时与Nav2是一样的。下面以Nav2为例说明VOR的使用方法。
★VOR设备使用详解★
按Shift-2打开电子设备控制面板,调好Nav2的频率接收信号。
在Nav接收到信号前(Flag为“OFF”),旋转OBS旋钮(用mouse连续点击它)也会令刻度盘转动,但这时CDI指针是不会动的。
接收到信号后(Flag为“To”或“From”),旋转OBS旋钮令刻度盘转动的同时,CDI会根据OBS读数、飞机与地面台站的相对位置偏移。
一、测定方向
方法有两种:
(1)旋转OBS,直至Flag指示为“To”,即三角形向上,并且CDI指针位于中间,假设此时OBI刻度盘顶上读数为270,那么:飞机沿270度航向(向西飞)可飞至台站上空。
具体飞行过程如下:
操纵飞机转弯,使DG或磁罗盘上的航向等于刻度盘顶上读数,即270度,保持CDI指针在中间,就可一直飞到台站的上空。
飞往台站途中,应适当调整航向,使CDI保持在中间位置(指针偏右时,飞机稍转右,指针偏左时,飞机稍转左,指针回中时,调整飞机航向回270度,当有侧风时,航向应稍偏向侧风来向,风速越大,所需偏向就越大)。越接近台站,CDI的偏移就越灵敏,在正上方飞越台站时,Flag指示由“To”变为“Off”(红白间条),CDI偏向一边(当Flag为“Off”时,保持现有航向,不理会CDI的偏转)。飞越台站后Flag变为“From”(三角形向下)。这时,如果CDI仍在正中间,表示台站在飞机的正后方。
(2)旋转OBS,直至Flag指示为“From”,即三角形向下,并且CDI指针位于中间,假设此时OBI刻度盘顶上读数为90,那么:飞机此时在台站的 Radial 090(R-090)上,即:飞机在台站的正东方。
二、定位
(1)同上面方法(2)那样,确定飞机在台站的哪条Radial上,如果台站是带DME的,就知道飞机相对台站的方位、距离,从而确定飞机所在位置。
(2)如果所接收的VOR是不带DME的,则再可按(2)那样,确定飞机在两个不同VOR的各自哪条Radial上,两条相交直线就可确定一个点----飞机当前位置。
三、沿某一Radial飞向台站
根据空中交通管制和航线的要求,常需要沿规定的Radial飞向台站。例如,飞机在台站的南面某个位置,现要求飞机沿R-220飞向台站(inbound)。怎么办?
1、了解当前飞机位置:用上面提到的方法,确定飞机现正在台站的哪条Radial上,知道飞机与R-220的相对位置。假如发现飞机在R-190上,那么,飞机在R-220的东边。
2、明确最终应取航向:要求沿R-220 inbound。当飞机在R-220上时,飞向台站的航向应为220减180,即40度。飞机调整好位置后,最终飞向台站的航向应为40度。
3、操纵飞机转弯至航向40度,旋转OBS,令刻度盘顶上读数为40,此时Flag指示应为“To”,如果CDI偏向左边,那么,R-220在飞机当前位置的左边,应再操纵飞机向左转一个角度(切入角,建议30度),即调整飞机航向至10度(40-30=10),保持以10度航向(切入航向)飞行一段距离。 4、随着飞机接近R-220,CDI指针逐渐回中,当CDI回到正中时,表明飞机已到达R-220上,立即转飞机航向回40度,稍调整飞机位置,一直保持CDI在正中央,就可沿R-220飞向台站。
注:第3点“操纵飞机转弯至航向40度”不是必须的,无论飞机当前航向是多少度,只要明确了到达R-220后的最终航向是40度,就可调OBS至40(Flag应为“To”),然后根据CDI的偏向来确定切入航向:CDI偏左就转至40度的左边30度,即10度;CDI偏右就转至70度。当然,如果对当前飞行态势不很明了,最好还是先转至40度。

补充内容:关于切入角大小的选择
A: 切入角越大,就越快到达R-220(在离台站较近时是应该尽快进入航路的),但由于到达R-220后需要立即转回40度航向(其实在CDI将要回中时就应开始转向),所转回的角度(由航向10转回航向40)大小是与切入角相等的,所以切入角越大,最终转回来40度航向时所需转过的角度就越大,对掌握转弯的提前量的要求就越高。如果提前量掌握得不好,可能不得不突然作大坡度转弯,这于大型飞机是难以接受的,也是危及飞行安全的。一般来说,选取切入角不应大于45。
补充内容:关于切入角大小的选择
B:在距离R-220较远的地方飞向R-220时,选择切入角还有折衷的方法:
(1)先以约90度的切入角径直飞向R-220(航向310,220+90=310,或40-90=310)。
(2)用一台VOR接收机接收R-220信号,OBS设为40;用另一台VOR接收机接收同一台站的R-215信号,OBS设为35度(215-180=35,其实这个OBS用215度也可以)。
(3)在上例中,由于飞机是先横过R-215再到R-220的,所以可在到达R-215(35度OBS对应的的CDI指针回中)时,使飞机右转60度至航向为310+60=10度,即令切入角减小至30度,然后注意原先那台40度OBS对应的CDI指针,很快就可平稳的切入R-220了。
熟练后,用一台VOR接收机就可完成上述动作,当然,用两台可避免手忙脚乱。
四、沿某一Radial飞离台站
要沿某条Radial飞离台站(outbound),方法类似,不同的是:
(1)应旋OBS至刻度盘顶端读数等于Radial数。例如:要求沿R-220 outbound,OBS应为220,最终航向也是220,而不必减180度。
(2)Flag指示应为“From”。
VOR设备的使用其实很简单,实际飞过几次后就会得心应手了
[ 本帖最后由 herryzheng 于 2008-5-2 22:02 编辑 ] |
lock, Series, insky, WOI, lock, Muhahaha, 飓风中队, xsi, RICK, Google, WOI, 358, amp, IL2, php, 飞行, 飞行员, 射击, Freefly, WOI, WOI, LD-767, Intel, lock, WOI, Saitek, EVO, HAW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