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制一篇某人的文章贴上来供大家讨论讨论。
“小飞机多好飞呀,那象客机那样开车都得忙一轮。”类似这种言论,我这几年是见怪不怪了。
举例说吧,747,够大了吧,够“炫”了吧,你见过747 VFR吗?估计这时间上没多少人见过,那就是说747 99%的飞行时间都处于IFR规则下,IFR最重要是什么?航图?FMS?自动驾驶?都不是,而是管制,在IFR里,管制员就是“上帝”,换句话说,无论你是747飞行员还是737飞行员,在IFR规则里,你永远都处于被动状态,只要看航图,服从管制指令。
而且驾驶747,你想喝咖啡,叫一下乘务就OK了,你完全可以左手拿着咖啡杯,右手拿着曲奇饼,和坐在隔壁的小伙子讨论着公司里的空姐越来越老了。系统监视?算了吧,现在的干线客机都会自己照顾自己。你要做的只是按照检查单上的步骤每隔一段时间扫一遍就可以继续讨论着空姐普遍年龄老化的问题了。
飞行程序?这都是手板眼见功夫,你要做的,只是在起飞前把数据都输入到FMC里,然后FMS就会帮你把剩下的事儿都包起来。
什么什么?应变能力?天气原因更改降落跑道?好哇,CDU 嘟嘟嘟嘟,输入完毕,继续猜测下一批新进空姐会是什么样的素质。
干线客机之所以有如此先进的自动化系统,是因为驾驶仓后面坐着几百条生命,而作为干线客机的飞行员,他们最大的能力,就是要克服掉这几百条生命所带出来的巨大责任压力感,但模拟飞行有吗?
而VFR,则是将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飞行规则系统,各种空域的划分更是层层相加,异常复杂。在大多数的情况,你都得主动提前已经对将要遇到的情况做准备,还要随时观察的周围的情况。
我作个比喻,在较繁忙的G级空域里飞VFR,就如同在一条充满着汽车但却看不见其它汽车的高速公路上开车一样,只能通过无线电及近距离观察。
VFR的轻型飞机飞行员,除了要时刻保持预知性,对将要遇到的情况作准备,并且要观察周围的情况,还要留意天气及气流,最后还得双手把着那可恶驾驶杆驾驶着飞机。这种情况,你能左手拿着咖啡,右手握着航空公司的宣传手册与隔壁的混蛋讨论着画册上哪个空姐最漂亮吗?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应变?你以为能有管制热情地引导你加入到另外一条跑道的进近程序上吗?以为能有那聪明的FMS帮你处理一切吗?你只能靠自己那吓得颤抖地双手,那渴望生存的双眼,和那思绪混乱的大脑去解决掉一切,而且还得祈祷不要出现更糟糕的情况。
而且,你还得把手上的画册换成那该死的VFR航图,寻找着生存的出路,在那种情况,你会多么渴望能长出4支手和两个脑袋。
在172的驾驶仓里,飞行员1+1往往大于2,在747的驾驶仓里,飞行员1+1往往小于2。
A380的出现,让飞行员已经不再是飞行员,而是监控员,你或许可以一起飞就睡觉,直至着陆后让乘务长把你叫醒执行滑行操作。
所以得出以下公式:
会飞干线IFR,不会飞轻型VFR < 会飞轻型VFR,不会飞干线IFR < 会飞轻型VFR,也会飞干线IFR < 会飞直升机IFR+VFR 。
这篇文章只供广大飞友参考和探讨用,禁止口水。
[ 本帖最后由 hawkonline 于 2008-4-15 17:04 编辑 ] |
lock, Series, insky, WOI, lock, Muhahaha, 飓风中队, xsi, RICK, Google, WOI, 358, amp, IL2, php, 飞行, 飞行员, 射击, Freefly, WOI, WOI, LD-767, Intel, lock, WOI, Saitek, EVO, HAW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