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ky)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66|回复: 20

[转] 激战,在中国的天空 – 日本所存抗时期老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3 22: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萨苏 著

激战,在中国的天空 – 日本所存抗时期老照片 一


在日本保存的二战史料中,颇有一些中国战场的记录照片。从这些日军大多作为记录其武功的照片中,我们却依稀可以领略那场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或许,这些照片,也可以算作从另一个视角所见的抗日战争了。

这个周末,花了些时间翻拍了一部分有关的老照片,且作为一种史料的整理吧。然而,不得不羡慕那些专职从事这方面研究或者写作的朋友,不觉,家中的事情做完,已经是深夜两点钟了,且把这篇文章起个头吧,至于最终要写多长,花费多少时间,就不是我能预料的了。

一部分用于说明的照片为以前曾经发表过的,其说明加下划线以作标示。


八一三,中国军队出师上海,南京人民夹道相送


中国军队在淞沪顽强抵抗,这是激战中的上海北站


中国空军也奋起抵抗,但众寡悬殊,在给敌军重大杀伤的同时,自己也损失惨重。这是一架在上海郊外与日军作战中不幸中弹坠落的中国空军战斗机。


从外观来看,这架飞机是当时中国空军最先进的霍克三型战斗机,空军英雄高志航用的,就是这种战斗机,它具有独特的双翼,大发动机罩,起落架可收在机身两侧等显著特征,很容易辨认。


夺取了制空权的日军出动战机,猛烈轰炸攻击中国军队的阵地和设施,因为其技术优势,给中国方面造成重大损失。这是一张比较有历史价值的照片 -- 日军飞机在江阴江面轰炸中国海军平海号巡洋舰,画面中可以看到平海舰在全力加速避开日机投掷的炸弹


这次轰炸,根据日军纪录,认为虽然未能直接命中,但是击中舰体外侧水中的近失弹,应该给平海号造成了损伤。这也和打捞平海号时其尾部的损伤似乎符合,这颗近失弹造成的水压,可能损伤了平海的龙骨,造成其左右两舷同时进水。


但中国海军堪称训练有素,防空火力凶猛炙烈,这是轰炸后返航的日军飞机,可以清晰地看到编队第二架日军轰炸机机身上被平海号击中的弹孔。


中国海军由于在长江下游给日军造成相当威胁,是日军轰炸的重点之一,这是一九三八年夏日军在洞庭湖畔蕲春轰炸当地中国海军的鱼雷艇基地,这次轰炸是中国鱼雷艇文93号击沉日军炮舰鸥号后,日军为防止中国方面进一步发动鱼雷艇战而采取的反击行动。


中国陆军尽管防空武器落后,但官兵也竭尽全力组织防空,英勇抵抗。这张照片在日文中被称作中国军队操作德国兰姆道尔高射炮。因为这个名字我感到很陌生,猜测是不是德国卖给中国的37毫米高炮?

中国的防空部队战功赫赫,其中一次战斗,是击落了日军“天皇号”飞机。这次战斗是二十九集团军1939年2月底打的,指挥官是四十四军第一四九师四四七旅八九三团团长李浓(字禾农),他在防守沙阳的时候,遭到日军从汉口起飞的九架飞机的疯狂轰炸。李浓当即下令集中四个营的重机枪集火向日机还击。当即击落一架大型飞机,这架敌机拖着浓烟迫降在沙洋镇东北约十公里的襄河东岸。其余敌机见状赶紧向汉口逃去。被击落的日机后查明叫“天皇号”。中方记录中称这架飞机中有空军大佐镀边广太郎(应该是渡辺广一郎中佐)等7人,跳伞着陆后,夺一只民用木船妄图逃往汉口,被当场击毙。

但是,尽管天皇号后来被中国军队修复使用,却没有留下照片,天皇号到底是怎样一架飞机呢?


还好,在日本保留下来了“天皇号”的照片。这就是天皇号,走在前面的就是渡边广一郎。


“天皇号”其实真正的名字叫做“日本一号”,是一架日军经过改装的九九式司令部侦察机(从载2人改为载4人),因为多次战斗中立功,被命名为“日本一号”,并在机身上刷饰猛虎标志。中国军队称其头部有“天皇号”楷书标志,似有讹传的可能,这种命名方式不符合日本的文化习惯,而且,这样的飞机中也不可能装七个人,被击毙的日军中应该还有其他部队的人员混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激战,在中国的天空 – 日本所存抗时期老照片 二


前一部分的照片,有些朋友对若干内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十分感谢。

图片中的第一张,被一些朋友误认为日本军队的照片,这是错误的,这支整齐行进的精锐之师,是从南京开赴上海参战的中国军队。下面这张照片,是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出师情景。


挥舞中国国旗的送行人群和“精诚团结抗战到底”的横幅清晰可见。可惜的是,参加松沪抗战的中国精锐部队,在此后的战斗中伤亡极大,最著名的德械师87师, 88师,36师在1938年统计的时候,老战士已经不足十分之一,这些整齐行进的战士,绝大多数未能看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中国军队在上海南市展开激烈巷战,顽强抵抗日军进攻。

有一位兰州的朋友(算年龄应该是我的长辈),这样描述了当年经历日军空袭兰州的过程 –

“谢谢精彩的图片,使我想起七十年前的往事.
我幼时在兰州经历了日本空军的大轰炸和中国空军的英勇抗击,我们的学校就遭到日本人的轰炸,我丢失了一年级的新课本.当时空袭兰州的日机是从山西运城机场起飞的.
苏联空军当时也曾驻守兰州,并在空战中多人牺牲.在零式机参战之前,日空军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有一次击落日机7架,兰州全城欢腾.在兰州中山林一个空地上,堆集着日本飞机的残骸.
美国飞机来到兰州以后,日本的空袭就告结束,美军上衣背后有中美两国国旗和\"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保护\"的汉字,使我们感到好玩,他们给小孩口香糖,那是中国孩子对口香糖的最初体验.”


这些珍贵的记忆能够和大家分享,应该谢谢这位大朋友。其实,兰州空战是抗战中精彩的一战,其背后的特工战也十分激烈,最后结果是中国方面经过苦斗终于破获了日军的潜伏电台,为此,记得抗战中曾在兰州枪毙过日本的将级大特务。


上面这张兰州空战期间的日军航空地图,就是这次特工战的一个侧面铨叙,可以看到,日军地图上清晰地标出了兰州附近的我军政重要目标,都是根据当时汉奸和日军特工送出的情报标示的。这张地图发现于日本战争史料中,算作我给这位大朋友的一件小纪念品吧。

图中的“兰姆道尔高射炮”,经过朋友们的考证,我认为实际上是厄利肯20毫米高射炮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其弹夹和冷却系统都很相似,这种机关炮也是二战中国军队重要的防空武器。

请参见下面朋友们提供的厄利肯机关炮照片进行对照。


厄利肯20毫米机关炮


增加一张当时中国防空部队的照片,因为是折页,翻拍效果不太好,抱歉。

还有关于天皇号被击落的事情,有朋友推测被击落的天皇号是日本天皇的座机(一百式运输机),这一点我持怀疑态度。因为日本陆军航空兵中佐(死后晋升大佐)渡边广太郎是1939年乘“日本一号”被击落后阵亡的,日军后来还命名了一架新的“日本一号”(一架新型100式司令部侦察机)。所以,如果冒出第二个乘 “天皇号”被击毙的渡边广太郎,就太匪夷所思了。是不是把两个战例合成一个了?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命名的第二架“日本一号”,后来也在中国上空被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的战机击落,从此这个名称就不再用了。

第二架日本一号被击落的照片,我放在下面,可以看到它的猛虎标志改在了尾翼上。


击落这架飞机的过程十分精彩。日军这种100式司令部侦察机航速非常快,而且飞行高度高,当时盟军的战斗机都望尘莫及,经常来往侦查昆明中国空军机场。为了捕捉这种高空飞贼,中国方面和“飞虎队”联合设下骗局,在机场附近一条山岭后伪装出一处基地,诱使日机低飞侦察,而预先带大容量副油箱起飞的飞虎队战机忽然从隐蔽的云层中钻出攻击,日机来不及发电报丧就被击落。击落以后才发现打掉的正是这架“日本一号”二代。


飞虎队战机,其鲨鱼头的标准涂饰清晰可辨

事后,才了解了这种100式飞机的奥秘。原来,日军为了提高它的航速和升限,采用了尽量减轻其重量的方法,除了采用极轻的机体架构,并且不带任何自卫武器。


当时的空战十分激烈,这是一次空战之后,一名飞虎队机械师给摄影师看机身上被日机击伤的地方。

在“飞虎队”参战之前,中日双方空军(日军实际为陆航和海航)的力量对比相差极大,特别是在飞机性能上,当日军普遍使用先进的单翼96式,97式战机时,中国空军依然在使用双翼的霍克和伊-15作为主力机种,因此损失极大。


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之一苏制伊-15战斗机。

然而,中国空军飞行员的精湛技术,却在这种以弱敌强的战斗中表现得极为充分,甚至赢得了敌军的尊敬。这是因为一来中国飞行员深感在自己贫弱的国家能够获得飞行的机会极为不易,另一方面中国装备的“万国式”飞机,又迫使飞行员们不得不具备超人的技术才能够生存下来。

比如中国空军中四大天王之一的刘粹刚,就曾经在南京万众之前表演了一次用双翼霍克机击落单翼96式舰载战斗机。


被刘粹刚击落的日军九六式舰载战斗机

刘粹刚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红武士”,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而由他和高志航带头,中国空军中颇出了一批双翼打单翼的王牌飞行员。

遗憾的是,刘粹刚没有战死在战场上,却不幸因陆空联络不畅,他所在的飞行队于北上增援太原战役途中迷航,刘粹刚在为同伴寻找降落场时,不幸撞高平县魁星阁而殉难。


刘粹刚遇难处

其实细细考究,就会发现,中国空军当时的损失,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发生在空战中,而是因为指挥的不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激战,在中国的天空 – 在日发现抗战时期老照片选 三


继续空军的话题之前,先说一点其他的内容。

上一集中有一张中国军队巷战南市的照片,图片上出现的却是日军。这是因为拍摄者是日军中的摄影记者,他只能从日军中拍摄对面的中国阵地。这样的照片在日本史料中还有很多。虽然镜头中的是日军官兵,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中国军队的奋勇抵抗。


比如这张“攻占真如无线电台”。

虽然电台上最终飘的是日军的旗帜,但是千疮百孔的大楼,仿佛在无言地讲述着中国军队曾怎样顽强地防卫自己的阵地。


再比如这张“森军曹之死”

当时被日本新闻审查官裁定禁止发表,他描述的是罗店血战中,日本军曹森在投掷发烟手榴弹的瞬间,被对面中国军队阵地上的一名神枪手一枪击毙。

我们无从寻找这名神枪手的资料,但在敌人的镜头里,留下了他永远的威名。

回到空军的话题。

根据抗战中的统计,中国空军每在天空中损失一架战机,就会在地面上损失2.5架,充分表现了国民党空军系统地面指挥方面的问题。1937年年底,中国空军北上支援华北战场,飞行员苏英强在出发前将手表,现金等分发给同僚,周围人不解中,苏气愤地说:昨天,前天转场都是飞这条路线,今天还是这条路线,敌人一定会在路上拦截我们,我们提出换一条,长官却说我们怕死。所以我这次出击,是不会活着回来了。

果然,他们在转场中遭到日机预设的埋伏,苏英强和另一名飞行员壮烈殉国。

国民党空军的“四大天王”,只有李桂丹是在武汉空战中战死的,刘粹刚是地空联络不畅油尽迫降失败遇难,高志航是在周家口机场因警报不灵遇轰炸强行起飞时阵亡,乐以琴是因为降落伞未张开牺牲。

就说一个防空哨的问题,黄镇球在抗战开始前就对此组织人进行过专门研究,但开战以后其建设却迟缓而粗糙,加上汉奸众多,以至于在自己国土上空战,却每每敌机飞临机场,我国空军将士才得发觉,此时,紧急起飞的我军战机无论速度还是高度都居于绝对劣势,经常因此损失惨重,林徽因女士的三弟林恒便是在成都空战中于敌军投掷的炸弹丛中起飞,结果未及拉起就被敌机击落在跑道尽头。

在旧日的照片中,这样的场面也不时可以看到。


这是一张南京大校场机场外围的照片,可以看到跑道外不远处的水塘中就有一架坠落的中国轰炸机。也可以看到机场附近的机枪巢防空掩体


从近距离的照片,可以看到这是一架苏制SB-2轻型轰炸机,1937年9月下旬,中国空军的美制飞机损失殆尽,换装苏制飞机,它的损失应当发生在1937年九月底至十一月间。


另一架在跑道附近损失的中国战机,机型不详,怀疑是一架A-12雪莱克攻击机(护尾机枪已经拆除),高呼“中国无被俘空军”自戗殉国的阎海文,使用的就是这种飞机。


雪莱克攻击机,下单翼,带整流罩的起落架都很象这架坠落的飞机,但背部曲线略显不同。

在激烈的空战中,中国空军也给敌军大量的杀伤。


这架日军是日军第十三航空队飞行员樫村宽一三的座机,在南昌空战中被中国空军打掉了二分之一个机翼。


这架九六式飞机竟然踉踉跄跄地被樫村开了回去。


由此也可看出,开战之时中国空军面对的日军飞行员,多为训练有素的空中老手。

经过激烈战斗,南京陷落时,中国空军的飞机损失殆尽,日军认为“空中威胁已经解除”。


日军在南京大校场机场检查中国空军受伤损坏后放弃的飞机

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如一位网友所写下的,中国空军用仅存的两架飞机打出了一个壮烈的最后反击。这位朋友如是说 --

“有一本叫《中国大空战》的书,写得不错的,就是写这一历史时期的。作者是王苏红和王玉彬,昆仑出版社1988年出版。我每次读到董明德、乐以琴驾当时中国最后2架可以作战的飞机升空时总是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1937年12月3日被老百姓誉为“江南大地之钢盔”的乐以琴中弹跳伞时由于伞没有打开而殉国,时年23岁。次日,董明德驾刚修复的中国空军最后一架飞机升空,独自攻击了日军进攻宣城的联队,这是南京战役阶段中国空军最后的呐喊。”


乐以琴的最后一战 作画的是他的外甥邱小庆

事实上,乐以琴和董明德12月3日的战斗让日军大吃一惊,误以为中国空军已经无力再战的日军第十三航空队,以九打二,居然被乐,董二人击落两架,击伤一架,但乐以琴也不幸战死沙场,董明德的飞机滑油器中弹,突围返航。

第二天,董明德单机以必死的决心出击,在广德和宣城之间发现了日军的一支高速行进的摩托化部队.根据日方记载这是第十八师团抄袭南京后路的宣城支队(当时日军向南京后方放出了两支迂回部队,江北的国琦支队,江南的宣城支队).董明德当即驾机猛烈扫射日军队列,给日军造成极大损失并迫使其停止前进。中方称董明德一个人将日军一个联队挡了整整一天。


日军战史上对于这次遇袭只寥寥一笔带过,然而,从宣城支队拍摄的照片,东倒西歪的日军运输车,狼狈丢弃的膏药旗。。。我们终于可以看到,董明德的这次出击,的确打得酣畅淋漓。

这张照片,当时也是禁止发表的。

这是那个时代中国空军最后一架战机的英勇战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激战,在中国的天空 – 日本所存抗战时期老照片选 四


在中日双方的激战中,双方都涌现出了不少功勋飞行员,或者功勋战机,日本保存的资料中,不乏这样的照片。当然大部分是宣传“皇军武勋”,比如这张照片上就是击落了十三架中国飞机,号称日军军神的南乡茂章。


南乡和他96战斗机座机上被中国飞行员击中的弹痕,这一次他很幸运
南乡茂章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宠儿,号称四大天王之首,1938年7月18日,南乡茂章率机轰炸南昌,在鄱阳湖上空与中国空军展开空战被击落身亡。双方的记录都表明南乡是与一架中国战斗机对头相撞坠落的,但谁为主动各说不一。我在北京机场的时候,两航起义的老飞行员讲,这种情况,多半不是谁撞谁,而是对头攻击时比意志,当时飞机空战多为追尾,若迎头射击,双方都会以最大毅力保持撞击之势,因为谁胆小,谁就会先拉起来,把自己的肚皮亮给对方,那么,如果双方同样勇敢呢?那就只能是同归于尽。

南乡的死对日本海军打击很大,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曾亲往至祭,并在南乡的葬礼上抚棺大哭,时人称为失态。http://www.cchere.com/thread/1063731

但如果看看其中一些这类当时日方的照片,就会从中发现若干难得的史实。

比如这架飞机的样子就十分古怪,却是日本的功勋飞机,放在“海军馆”中长期展出的。


看看它的后机身,插了很多利箭一样的探伤棒(用于查清中弹的深度或贯通程度,以便修理的箭形器材),照片一角,隐约还有武勋二字

原来,这架飞机是日本海军航空队大串均三驾驶的一架96中型轰炸机,在1937年8月14日空袭杭州中国空军笕桥机场时,遭到中国空军的痛击,中弹七十余处,左侧发动机起火爆炸。在这种情况下,大串依然勉强将重伤的飞机开回台湾日本海航基地迫降。大串均三因此成为日本海军的英雄。


这张照片,可以看出该机被打得如同筛子

经过和中国空军的战绩核对,这架日机能够返航,的确可称奇迹,因为它碰上的对手实在可怕 – 正是中国空军的“天神”高志航!空袭警报的时候,高志航正在机场,手无寸铁(他是乘客机先到杭州的),正在焦急间,第四大队的飞机恰好穿云落地。场站指挥连忙命令他们马上起飞迎战,这时高志航的座机VI号霍克3战斗机也落地,高迅速抢上去登机起飞,当即与谭文一起击落一架日军轰炸机,随后单机追击大串机,将其打成了这个模样。


大串均三驾驶的97式中型轰炸机被运抵日本展出


应该说,大串机相当幸运,因为高志航当时是驾驶刚落地的飞机出战,油料不足,所以未能穷追,而霍克三只装备机枪,火力较弱,假如高大座有炮,这架96式绝难逃生。不过,从这蜂窝煤一样的弹痕,已经可以想象高志航的神勇。


大串机迫降现场,飞行员与航空队指挥官合影留念

八一四空战,中国空军因为大捷定为空军节,此后,这次战斗到底击落了几架敌机,一直是争论的事情,我一直没有找到日军对于八一四一战的确切纪录,但是在日本发现的记录中显示,八一四以后,相当一段时间,日军海军航空兵的轰炸机被中国空军打得损失惨重,这是个不争的史实。其主因,高大座等中国空军英勇善战,只能算四分之一。另外三个原因是 – 第一,中国陆军顽强抵抗,使日军相当一段时间无法在上海陆上建立飞机场,只能依靠从台湾飞来轰炸机进行“越洋爆击”,中国空军以逸待劳,自然占些便宜;第二,当时正是夏季台风季节,东海气候多变,很多日军受伤飞机葬身大海,没有大串机的幸运;第三,日军在1932年淞沪事变中吃了中国空军的苦头,错误地提出了“战斗机无用论”的看法,单纯依靠轰炸机自身武装对抗中国的战斗机,导致轰炸机部队伤亡惨重。

大串遭遇了高大座,也算遇到一次名人,但有的中国飞行员,并不那样有名。


“神风号”侦察机的残骸
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架支离破碎的日军侦察机残骸罢了,但假如知道“神风号”的来历,那么,也许会对它有些兴趣。神风号侦察机,本来是一型试验型飞机,共生产五架,除静力试验,破坏试验和仿模保留外,只有3号,4号,5号机实用飞行,分别命名为神风,沼风和幸风。神风号曾在1937年创造460公里时速的飞行速度世界纪录。日本为了炫耀它在航空工业方面的实力,派冢越和饭沼两位飞行员,驾驶“神风”号飞机进行日本-伦敦的超长距离往返飞行,以平均300公里的时速,成功飞行15000公里创造了欧亚飞行世界纪录。在国际航空联合会确认其纪录时,资助飞行的《朝日新闻社》特别发行丝绸报纸以作纪念。

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方面看到其高速长航特点,以其为蓝本发展出了非常成功的九七司侦式侦察机。这三架神风型飞机本身,则也经常依靠其高航速大航程的优势在中国领空活动,一方面是发挥其侦察能力,一方面也是借助其名声鼓舞士气。

说来,这架神风号飞机,还和被击落的天皇号重型轰炸机有一点儿关系,什么关系呢?老萨卖个关子,等写天皇号的时候再说。

X
神风号高速飞机

可是,大名鼎鼎的神风号侦察机,却在九七司侦开始活跃的时候,在1940年元旦葬身于中国的湘江之畔,击落它的,是中国空军29中队飞行员马国廉,一个名气一直不大,运气却很好的家伙。

马国廉在回答大公报采访时如是回答此战过程:

我们住在湖南一个小机场上,在那里是为了协助陆军部队作战的。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岁尾一日过去了,二十九年(一九四O年)第一天以光朗灿烂的好日子迎我们,可巧,这天敌海军航空队驻汉队部派出战的长脚神风号,这架快速侦察机由一个敌空军军士驾驶,后座里坐着一位侦察军官,他如过去几个月所为,以快速在天空慢哉游哉的飘翔着。

一面欣赏湘江流域之冬景,一面在搜集公路、铁路、市镇、山丛中的情况,以便呈报敌武汉指挥部,这架神风号无所顾忌的飞着。

背着太阳,这时候太阳过了正中界,微西倾,敌神风号机面阳飞近,正飞在黄泮扬(也是中国空军的名将 – 萨注)分队的下面,黄尚未见到,敌已发觉上面有我机于是加大油门飞逃,当敌逃过黄的下面空域以后,又把油门开小点,以为可以没事了,能再从容观山景了,又却不料早已被我看见,于是我不声不响的飞至敌机尾部,瞄准后一击即击落之,在我击落他的一瞬间,那个侦察员的面孔还是向前,不曾发觉转身迎击,当他被击中坠落时,那侦察军官跳伞下去,可是因为伞衣被机上油火所燃烧,很快的跌下去。

后来人家告诉我,那个飞行军士,在机舱里中了二弹,军官则跌毙,这飞机号码是一O五号,最大速度为XXX里。七百五十匹马力,敌方共有五架,为其出名于世界的国宝,谁也想不到走了运气就那么们悄的毁灭了他。


马国廉,加拿大归国华侨,他还在击落日军轰炸之王奥田喜久司少将的战斗中立过功。时人评价他“在许多坠落敌机的飞航员中,马国廉是最幸运的一个,他差不多没有吃多少苦,就轻轻巧巧击落了许多敌机,这真是一个运气好的家伙。”

还有的,到现在还不知道是谁打下来的。


比如这架日本天皇亲自来看的九五式战斗机


这是日本陆军大尉飞行员福山米助的座机

1938年4月10日,在归德空战中,福山的飞机被中国空军重伤,自己也受了致命伤,依然顽强将飞机迫降成功后身死,被日军称为“壮绝鬼神”的英雄。


从刺猬一样的探伤棒看,福山也是碰上了一个类似高大座的人物


为了表彰福山这种宁死也要把飞机开回去的精神,日军将这架飞机运回东京进行展览http:连日本天皇都去亲自观看,可谓盛况空前

唯一的问题是。。。

没人知道福山到底是被谁击落的,这至今是一个谜。


中国空军的弟兄们,击落福山的,或许就在他们中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22: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激战,在中国的天空 – 日本所存抗战时期老照片选 五


在空战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分清对面的是朋友,还是敌人。在中日大空战中,中国空军也有朋友,也有敌人,也有象朋友的敌人。。。


苏联志愿航空队反攻轰炸汉口的照片

此战,日军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险些被击毙,武汉基地司令筱原二四三被炸断一条胳膊,飞机损失数十架。苏联志愿航空队大队长库里申科在迫降中不幸落入长江中殉难。


飞虎队,这也是朋友,为保卫中国的天空做出过重大贡献


飞虎队之后,美国和中国共组中美联合空军,这是中美联合空军基地

从飞虎队时代司令官陈纳德建立了一个原则:中国的基地,要中国军队自己来守卫

对朋友,中国人是很客气的。


陈纳德和蒋介石夫妇,和史迪威不一样,陈纳德在中国很少参与政治权利的斗争,所以一直更受欢迎

陈纳德和蒋介石的外号都很有趣,陈纳德是“老脸皮”,因为他有一张被风吹得如同橘子皮的脸,蒋介石外号“花生米”,因为他的头顶有一道棱,如同花生的形状。


送行陈纳德时候盛大的仪式,要知道陈纳德这时候是在华府 – “辞职或者解职之间作一选择”的情况下离开的。中国人在对待朋友上没有人走茶凉的习惯。

上面的是朋友,而下面的飞机上同样是青天白日徽,可不是朋友


这个青天白日徽有点儿怪异 – 加个圈圈的这种青天白日徽是汪精卫伪军空军的标志


这是汪逆精卫视察其所属的伪军空军部队95式教练机。汪伪空军的实权掌握在日军顾问手中,实际并无什么战斗力。


这也是日军95式战斗机,可是,它为何会涂抹纯正的中国空军徽记呢?

原来,日军在战中曾经拍摄了一部反映中日空战的影片 -- 《燃烧的天空》。影片中,日军用95式战斗机来扮演中国空军的飞机。


这是日本的电影道具人员在为飞机涂抹中国空军的标志。


这也是带有中国空军标志的日军飞机

不过,这可不是演电影了,日军投降后,中国战区的日军飞机被中国没收使用。这是其中的99式轻型轰炸机


这是疾风式战斗机

看看日本电影中的徽记,看来日军挺有先见之明的


这架日军零式战斗机也是徒有中国空军标志的

然而,它并不是战后日军投降的飞机,是在广东战斗中迫降的日军飞机,中国空军修复后测试并使用。中国实际上是盟军中最早缴获零式战斗机的国家


日军零式战斗机,日本海航的王牌

由于其使用了锰合金大梁,极为轻巧,这种掘越二郎设计的战斗机是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最让盟军头疼的飞机,它最初的亮相也是在中国,曾经给中国空军造成惨重损失。1940 年9 月13 日,日军進藤三郎大尉率13 架零式战斗机与保卫重庆的中国空军伊-15,伊-16 战斗机展开激烈空战,老旧的中国空军战机无力抵挡,损失很大,13架被击落,11架负伤。有飞行员从带伤的飞机上下来,流泪对指挥官说 – 不要再派飞机上去了,性能相差太大,白白牺牲。

下面几幅照片,讲述了两个中日飞行员五十八年前后的两次见面。中国空军五大队飞行员徐华江,和日军飞行员三上一禧就是在这一战中相逢的。


徐文江中尉和他的伊-15战斗机,九一三空战时徐年23岁

按照徐文江的说法,当时中国空军对于日军的新型战斗机已经有了警惕,但是不了解它的性能,所以做出了一个“狡猾”的战术来诱歼敌军,那就是隐藏实力,当敌机掩护的轰炸机轰炸完毕返航时,突然攻击,因为这时远程而来的日机应该油料已经将要耗尽,即便有些性能优势,也不敢发挥。


日本飞行员三上一禧,当时参加空战的日军飞行员之一,也是23岁。

中国方面没想到的是,零式战斗机的续航力大得惊人,竟然在遭到袭击后进行了足足四十分钟的空战(普通五分钟而已)。中国空军受到损失依然苦苦支撑的想法是等待日军油尽,但两军飞机巨大的性能差异这时表现了出来,直到战斗结束,日机的油料依然十分充足。

三上评价 – 中国空军在以前和中型攻击机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战也十分勇敢,出乎意料的善战,我的飞机也被击伤。综合而言,敌军的实战能力比日本方面要高。这次战斗的结果,是飞机性能差异的表现。


遭到三上猛烈攻击后负伤迫降的徐华江机。这是徐迫降后用自己的相机拍下的照片

此战,徐是坚持到最后的中国飞机之一,战斗尾声时,三上一禧发现一架孤独的中国伊-15战斗机正在离开战场,于是紧追过去,从后面进入缠斗。这架伊-15 战斗机利用其优良的盘旋性能左躲右闪,但却始终不进行还击。最终,这架中国飞机带着浓烟穿云而走。三上战胜之余又觉得有些奇怪。

原来,这正是徐华江的飞机,他的武器系统在前面的战斗中被击中损坏,无法使用,所以才落到被动挨打的地步。和三上遭遇以前,他已经经过了五六次战斗,风挡玻璃被击碎,润滑油管线被打断,喷出的润滑油使他视线模糊。徐华江将风防眼镜甩掉继续战斗,直到和三上的纠缠结束,他的飞机张线被打断,发动机损伤,终于无法继续飞行,被迫迫降田间。


时隔五十八年后,通过友人的联络,这一对战场上的仇敌得以重新见面。已经八十一岁的两个人都同样不甘寂寞。徐华江在台湾担任航空界的顾问,而三上则是业余图书推销员。

徐华江和三上再次见面,徐(左)书写了“共维和平”的条幅赠送给三上。

愿徐老先生的愿望真的能够实现。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3 23: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T_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4 19: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FlyBNB辛苦了[s:19] [s:19]
弄了这么多很珍贵的资料[s:19] [s:19]
很多资料还是第一次看到
谢谢
谢谢

干死小日本[s:10] [s:10] [s: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4 19: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s:17] [s: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4 2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勿忘国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4 21: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盼若干年后的 东京300000大屠杀 !为我大中华之英勇儿女所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nSky)

GMT+8, 2025-4-27 03:44 , Processed in 0.0306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