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0|回复: 5

[技术交流] 机翼切尖的秘密,常识蕴含专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3 14: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 60~80 年代设计的超音速战斗机中,常常会看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尾翼翼尖呈三角形,像是被斜切掉了一块。例如俄罗斯 MiG-23~31 SU-27 系列的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或者美国 F-15 鹰系列主翼和垂直尾翼和 F-111/F-14 的平翼,以及欧洲的狂风战斗机,其中俄制战斗机最为明显,甚至切尖的垂尾已经成为了成为了俄制战斗机的外形标志。
各机种侧视对比:从上到下 SU-27 MiG-23 Rafale
  将机翼切尖决不是为了减轻重量,外形上也绝不美观,而是出于实际的气动需要。理论和实验都已证明,在超音速飞行时,机翼翼尖处的气流仍会象亚音速时一样,从高压区横向绕过翼尖流向低压区,减小上下翼面的压力差。不过,由于压力扰动只能发生在由翼尖前缘发出的马赫锥之内,马赫锥之外的机翼并不受影响。显然,切掉这块的效率的翼尖,对改善飞机的高速性能是有益的。
各机种俯视对比:F-15 F-111 SU-27
  例如 SU-27 的平尾切角 33 度,立尾切角 30 度。考虑到 SU-27 要以一定的迎角飞行,立尾只切角 30 度是合适的。SU-27 的主翼也作了修改,但没有切角,而是改成平直的翼尖,以便安装导弹或电子设备。
  所以机翼切尖一般出现在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上,俄制战斗机一般都比较注重超音速性能,所以使用的比较普遍;而美国在高低搭配中使用的 F-16 F-18 强调的是低空高亚音速的机动性能和对地攻击性能,就不切尖。像在 SU-27 基础上发展的 SU-35/37 SU-30MKK,垂尾面积加大,并且为了在垂尾翼尖安装更大的天线,所以改成了平直的翼尖。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战斗机越来越注重隐身性能,尽量避免使用雷达反射面很大的尖锐折角,所以切尖的机翼将越来越少,如 MiG 1.42、F-22等,而欧洲的“三代半”EF2000 台风、法国阵风、瑞典鹰狮仅在垂尾顶端略微下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14: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1# Sunbridge
好东西!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15: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知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发扬科普知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16: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扫盲帖,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6 10: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楼主能详解这句话吗?期待中...
\"由于压力扰动只能发生在由翼尖前缘发出的马赫锥之内,马赫锥之外的机翼并不受影响。\"
这样的设计是减小跨音速阻力还是超音速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inSky)

GMT+8, 2025-8-19 00:19 , Processed in 0.3551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