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ky)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9|回复: 0

歼八简史IV(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5 11: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歼八简史IV(转)


歼八简史  

以下内容来自http://post.baidu.com/f?kz=180583446百度贴吧 > 战斗机吧


发展歼八ⅱ的目的就是要在机首雷达罩内安装大型火控雷达以实现全天候与超视距空战与拦射能力。但从公布的大量歼八ⅱ照片、歼八ⅱm计划及当前的改进来看,歼八ⅱ不可能装备可下视下射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其火控雷达至多相当于米格-23的高空云雀或f-4的早期型号。我国的中程空空导弹pl-11系意大利的阿斯派德的仿制型。从我国的导弹护卫舰最终以hq-7舰空导弹取代hq-61舰空导弹来看,pl-11性能平平,而歼八ⅱ的火控雷达似乎对其不相配。关于这一结论,可以从歼八ⅱ只带格斗导弹而不见pl-11导弹窥视一斑。歼八的设计构思是高空高速截击机。作为截击机的重要特征就是有先进的火控雷达和中程空空导弹,而此方面歼八以至歼八ⅱ均不过关;执行格斗任务又无优良的飞行性能。将拦截轰炸机为主的截击机改进为以制空为主的战斗机,是歼八ⅱ的第三个先天不足,航空电子落后又是制约我国飞机发展的第二个瓶颈。我国曾经成功研制出脉冲多普勒雷达,除歼轰七装备有这种雷达外,不知歼八ⅱ为何没有装备。该机装备此种雷达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6 歼八简史  
  作为我军新战斗机,歼八ⅱ携带的武器种类不比歼七多多少,主要为一门23毫米双管炮,带2-4枚格斗导弹执行空战任务;携带2具火箭发射巢,4-10枚炸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目前尚未见携带精确制导武器和反舰武器的报道。在海航序列中,强五不具备携带c801反舰导弹能力。歼轰七虽然能携带2-4枚,但装备量太少,歼八ⅱ不能携带、发射c801,使其作为海军飞机的作战能力大打折扣。   
  歼八ⅱ作战灵活性不足、缺乏弹性的原因是与载弹量、航程偏小等有关,更重要的是该机火控雷达落后,从而制约该机作战潜力的发挥。这大概是我国发展歼八ⅱm的原因。   
  早在歼八ⅱ服役之初,业内就有人声称该机在性能上全面超越米格-23。歼八ⅱ的设计目标是抗击苏联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米格-23的挑战,大量借鉴了后者的设计。米格-23早于歼八ⅱ近20年服役,其设计者是著名的米高扬设计局。在设计该机时已有几代或几批世界闻名的战斗机,其中包括我国仿制的米格-17/19/21等。为了研制米格-23,他们已对相关技术作了大量预研,掌握了许多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苏联倾其全力发展空中优势以对抗北约。米格-23服役之后,性能不断得到提升,不仅装备有中程空空导弹,还有部分下视下射能力,高空最大速度、机动性均优于我机。所采用的p29-300涡喷发动机不仅推动大、泼辣,还是同类发动机的终极,达到了巅峰状态。使我国仿制p29-300的前代p13发动机的wp-13无法望其项背。再者米格-23的数量亦远远超出歼八ⅱ,不仅有质的优势,更有数量优势,直到目前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我机的设计目标就是追赶米格-23,在成功仿制米格-21之后,在工业实力、特别是航空工业实力落后于苏联的情况下,要研制出赶超米格-23之机,其困难性可想而知,何况我们的设计又无法摆脱苏联的影响,缺乏对高性能战机的热情及不断的决策失误呢。小展弦比,常规三角翼布局配之以落后的设计思想严重制约了歼八ⅱ的潜能,使之无法全面与米格-23相抗衡。身为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八ⅱ不仅落后于米格-23,就是与其它主要第二代战斗机,如f-104,f-5、f-4、幻影ⅲ、幻影f1、saab-37等相比,也是处于下游。那些认为歼八ⅱ超出其他第二代战机、具有第三代战机的部分特征,超出f-16、幻影-2000的部分性能等言论是缺乏根据、有失公允的。世界上第一种2倍音速战斗机f-104的最后一种改型,已是一种可发射麻雀或阿斯派德中程导弹的优秀截击机,拦射性能超过歼八ⅱ。在80年代以后进行了大量改进的f-4,性能全面超越歼八ⅱ及以后的歼八ⅱm。即使未升级,作战弹性、综合作战能力仍超出我机一大截。f-5的作战能力大致与歼八ⅱ相同,其最终改进型f-20,由于装备了an/apg-67脉冲多普勒雷达和外挂物管理系统、玻璃化座舱、f404涡扇发动机后,达到了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只是由于里根政府放开高性能战斗机f-16的出口限制,迫使其没有正式生产。saab-37的情况同f-4。f-16、幻影-2000是典型的第三代轻型战斗机,性能各有所长,无论在截击、格斗、对地攻击等方面均表现出色。由于它们装备了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已不需要刻意追求高耗油的升限与速度最大化,换装高性能的射后不管导弹,更使两者如虎添翼,迅猛异常。因此,即使歼八ⅱ在最大速度与最高升限超出它们已毫无实际意义。由于火控系统的落后,歼八ⅱ不仅空战能力严重不足,而且对搜寻隐形飞机方面更是难施拳脚。   
  无论将歼八ⅱ与国外第二代战机相比,还是与第三代战斗机相比均不公平。它们在时间上根本没有可比性:有些是相差一代,有些是早已退役或即将退役。作为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出现在多数第三代战斗机服役10年左右和第四代战斗机原型机试飞之际,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未来的可能冲突中已不可能与第二代战斗机相较量。  
  早在歼八ⅱ尚未正式服役之际,航空界与使用单位已认识到了该机的不足。为了解决火控雷达及作战能力等问题,我方与美国签订协议,由格鲁门公司改装50架歼八ⅱ,并提供5架备份。改进内容主要包括:安装f-16c/d所用的an/apg-66火控雷达,ln-39导航系统、平视仪、任务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等。改装目的是赋予该机拥有下视下射、超视距的全天候作战能力。作为补充,由格鲁门公司帮助研制歼七m的终极改型-超七。然而,上述两项努力均因某种原因而搁浅。随后我方可能与以色列、意大利等国接触,寻求改进歼八ⅱ之路。正当我方无可奈何之余,正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先的冤家对头却要帮助我们改装歼八ⅱ。中俄双方合作的产物称为歼八ⅱ,改进方法与美国的\“和平典范\“方案相似,改进核心是引入了甲虫-8ⅱ火控雷达,辅以导航和电子对抗系统,完成了早期的改装设想。歼八ⅱ不仅拥有良好的拦射能力、还有反舰攻击能力,作战能力较之前辈提高了许多。然而,没有迹象表明歼八ⅱm已经装备部队,而公开的资料称该机是外贸机,直到目前,也未向外售出一架。就在我们急于发展歼八ⅱm之时,沈飞公司还发展了安装有受油控管的新型别,另有部分机型增加雷达靠警装置。种种迹象表明,对歼八ⅱ的改进仍在继续,包括验证主动控制技术,换装新型发动机等。自歼八ⅱ服役以来,我国已有性能更加先进的飞豹战斗轰炸机服役,因有比较先进的火控雷达终使空射c801反舰导弹明花有主。  
7 歼八简史  
这种雷达若移植到歼八ⅱ上,将使该机获得宝贵的反舰能力。同期还有对歼七m的机翼形状的改型,以及第三代战斗机歼十的研制,如果将这些技术合成于歼八ⅱ一身,必将极大提高该机的战斗能力。实际上,这些分散的努力却未集中到一个机型上,并对其他型别进行改进,至少现在还没有。未来改进设想   
  进入21世纪,我国军事航空工业已取得长足进步,已研制出许多作战飞机,作了一些技术准备,加之技术引进与交流,使我国基本具备研制第三代战斗机的能力。因此,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对歼八ⅱ改进还是可行的。以下是作者的大胆设想:   
  第一种改进是最彻底的改进,即按前述歼八ⅱ的所有不足进行改进,具体方案如图六所示。重点在于翼型改进、缩短机身、换装新型涡扇发动机等。这种改进是最彻底的方案,等于全新设计一种飞机,风险是所有改进方案中最大的。在进入隐身时代,花费巨资研制一种改良型是不切实际的,不如直接研制一种隐形战斗机。   
  进行彻底地改造。   
  1、发动机进气口前移,并改变大小;   
  2、改变机翼形状;   
  3、改换具有可调喷口的新型发动机;   
  4、抬高、加大座舱;   
  5、改变腹鳍;   
  6、靠近主机落架支柱携带大副油箱   
  7、缩短机身   
  8、改变垂直尾翼形状   
  第二种改进方案是不改变机身长度的前提下,改变机翼形状为类似歼七mg与苏-15的双角翼或类似苏-27的机翼;安装翼梢发射导轨,翼下中间挂架携大型副油箱,同时换装大推动力发动机;融歼八ⅱm、歼八ⅱd、歼八ⅱact等方案于一身,左翼下吊挂电子对抗吊舱、右翼下吊挂拖曳式干扰系统,后机身增加红外诱饵发射装置,加装数据链装置、红外搜索装置、加大座舱尺寸、采用整体式风档,抬高飞行员位置,采用玻璃化座舱;换装脉冲多普勒雷达,使其成为优良的截击机、反舰攻击机或野鼬鼠飞机。   
  第三种方案采用双座布局改变机翼形状如第二种方案,并简化第二种方案,使其专司教练、截击、反舰任务。   
  第四种方案是采用幻影iv的发展模式,增设领航武器控制员舱,加长机身长度,加大翼展,换装两台ws-6改发动机,携带火力圈外发射核巡航导弹的战术核轰炸机。具体数据为:机长23.6米,翼展11米,航程4000公里,可空中加油,具有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   
  
it.jpg
u=262205794,1105014796&gp=-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nSky)

GMT+8, 2024-6-1 13:24 , Processed in 0.0214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