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ky)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4|回复: 17

苏联空军的作战能力,熟悉历史的来投个票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5 21: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正在考虑把 woi plus 中苏联空军的能力由 "普通" 升高到 "精锐",也就是和默认的美国空军等级相同. 这个设定将会直接影响游戏中苏联空军的表现. 如有知道苏军空战史的朋友请举例并说说看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22: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道点说苏联空军的作战能力不在美军之下
但是苏军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战术太死板。以色列人就这样评论。
WOI的AI能力已经不够高,是时候要提升AI。
对了,你是不是知道如何提升AI能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23: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nations.in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12: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苏美军队作战水平对比:苏军比美军高。
一战的欧洲战场上,美军是协约国“小兄弟”,作战地位并没有因为美国军队的最后参战而得到多大的提高,因此,并没有多少可以值得称道的精彩战例。
二战的欧洲战场上,美军经历了多种作战样式。其中因为欧洲战场城镇密集化程度高,美军不得已实施了一连串的大规模巷战。以巷战来论,无论从巷战的技巧、突破的速度、协同的质量、作战的效果来看,美军较之苏联红军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相差甚多。能够让人们记起来的是“巴斯托尼”城市防御作战。虽然美军成功了实施了“诺曼底”大规模登陆作战,但征服德国并不由登陆作战所决定的,而是由以巷战为核心的其它作战样式决定的。鉴于美军巷战作战能力并不高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军最终放弃攻占柏林,转而大量抢占德国其它地盘。
柏林之战,苏联红军创造了一个奇迹,共歼德军93个师,俘虏48万人,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辆,飞机4500架,彻底击碎了德国法西斯“借尸还魂”的幻想,为全世界摧毁纳粹精神提供了“定力”。随后,快速实施的布达佩斯战役,使纳粹德国再也没有力量与红军较劲,这才为最终占领德国,创造欧洲和平奠定了胜利的前提。欧洲战场上,苏联红军的神勇是美军等西方盟军难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美国等西方盟国率先成立“北约”,企图以集团力量抗击红军的神勇。

    二战的亚洲战场上,苏军按照“雅尔达”协议,快速闪击日本关东军,迫使日本军国主义“放弃本土,保卫满洲”的幻想化为乌有,直接导致日本很快投降。对此,有人认为是原子弹促使了日本了投降,也有人认为是“苏军远东战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单从作战能力方面来看,实际上起主要作用的“远东战役”。从今天解密的资料来看,日本当时宁愿放弃本土,也不愿意放弃“满洲”。战后,英国、法国等这些老牌的陆战强国,更是嫉妒丛生,于是就有人写出《苏联闪击战》一书,将冷战中的苏军写成比法西斯德军作战水平更高的“恶魔军队”。

    朝鲜战争中,美军在海拔仅为530至600米上甘岭山地争夺战中,表现出了较低的作战能力。研究美方和第三方的作战资料表明,美军士兵一旦上山,作战能力明显降低。针对这个作战弱点,志愿军总部适时提出“控制高地,卡死要道;机动迂回,分割围歼”的运动战术,从而保证了五次战役的巨大胜利。

    冷战中,美军长时间没有“战役”学说,只有“大战术”和“小战术”。而同期,苏军则将“纵深扩张”理论发展成为“大纵深战役”理论。从理论上水平上看,美军相差苏军甚远。为了抗衡庞大的华约装甲集群“震撼性”突击,北约盟军总司令罗杰斯上将主持并创新了“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这是美军军事史上的一次革命。这个理论规定,为打击苏军及华约集群的“第二梯队”,必须在苏军后续力量迸发战斗力之前,实施坚决的“战场遮断”,从而遏制对方源源不断的作战潜能,必要时,逐步提高“核威慑”门槛,随时准备使用战术核武器。而苏军也不甘示弱,经过探索,为了避免全面核战争,必须坚决打击北约军队的核武器发射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横扫欧洲,由此,创建了“战役机动集群”理论。这个理论的出台,让美军大吃一惊。
这时候,谁敢说苏军的作战水平比美国军队落后一代?倒是美国人自已常常说,苏军指挥体制落后,军官战术死板等等。但你真正深入了解苏联红军内部,从它诞生战斗力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入手,譬如研究一些苏军作战史,你会发现,它所具备的战斗力不是美国人所能想象到的。苏联红军作战能力最大的源泉就是作战意志和作战精神,这是任何一支资产阶级军队所无法用数据和看得见的作战要素能够研究透的。尽管前苏军在入侵阿富汗战争中失败,而且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但不能就此否认苏军的作战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18: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苏联空军都属于集群作战,一起飞至少4架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23: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联空军,O哥,你是指的防空军?还是前线战术空军?  防空军的飞行员积极主动精神被压制,完全依赖地面指挥。指挥思想上,我认为是比不过美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 01: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j10x1963 于 2009-4-28 23:34 发表
苏联空军,O哥,你是指的防空军?还是前线战术空军?  防空军的飞行员积极主动精神被压制,完全依赖地面指挥。指挥思想上,我认为是比不过美国的。


这倒是,不过苏军毕竟有它的优势——国土纵深.
还有,米格-31还要靠地面指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6 17: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兄弟,苏联的防空军的飞机自动化程度是很高的,高的超乎你的想象——尤其是截击机,号称“有人驾驶的无人机”~~~甚至地面可以遥控操作飞机进行截击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7 01: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防空军主要截击机(除了前线战机出身的MIG21PF、MIG23P之类)估计不适合和战斗机对掐,没机炮,导弹机动性不咋地,携挂量不多,而且有两枚齐射的习惯浪费严重...
1982年叙利亚MIG25PD击落F15A时一枚R40R先命中,又补中一枚R40T,以R40的战斗部一枚就足够吧,两枚都成渣了...
1979年SU15TM误击韩国波音707(不是后来的007航班事件)时,据说第二枚把客机被打中飞出来的机翼当作巡航导弹击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21: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wl219 于 2009-5-7 01:58 发表
防空军主要截击机(除了前线战机出身的MIG21PF、MIG23P之类)估计不适合和战斗机对掐,没机炮,导弹机动性不咋地,携挂量不多,而且有两枚齐射的习惯浪费严重...
1982年叙利亚MIG25PD击落F15A时一枚R40R先命中,又补 ...


国土防空军的两枚齐射是为了不给目标任何逃脱的机会,似乎是战术教程里明文规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nSky)

GMT+8, 2025-5-18 18:10 , Processed in 0.0435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