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5 15: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装备与战史
米格-23 首先装备苏军的歼击-轰炸航空兵团(苏联于 1956 年取消强击航空兵,次年创建歼击-轰炸航空兵),在国外则首先装备驻扎在民主德国的苏第 16 航空集团军。该机的大航程使西方一直视为最大威胁的苏军前线(轰炸)航空兵在进攻时不再需要以前线机场作为中途站,大大降低了敌方可能的预警时间,成为苏军歼击-轰炸航空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一。米格-23P(MLA)和米格-23MLD 还装备了苏国土防空军,并成为该军种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装备的最重要截击机之一。
截至到 1998 年年初,仍有约 1,500 架的米格-23 在 26 个国家服役,它们是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白俄罗斯、吉尔吉斯、土库曼、乌兹别克;波兰、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埃及、也门、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阿尔及利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安哥拉;阿富汗、印度、越南、朝鲜和古巴。此外有报道称纳米比亚从安哥拉、津巴布韦从利比亚分别获得了 2 架和 3 架米格-23;而亚美尼亚有 7 架米格-23,但都已经无法执行任务。
自从 1973 年参加第 4 次中东战争以来,米格-23 系列已多次参与实战,包括第 5 次中东战争、安哥拉战争、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等,主要参与的实战及各方统计如下:
·1982 年 6 月 6 日~11 日以色列与叙利亚的贝卡谷地大空战:俄罗斯在 90 年代初公开报道的结果是 23:47(以色列损失数量:叙利亚损失数量,下同),其中在 6 月 10 日一天中双方损失比为 10:22(这一天双方投入空战的飞机达 350 架),叙利亚损失的飞机包括 8 架米格-23MS 和 4 架米格-23MF(还有 10 架米格-21 比斯)。俄罗斯资料称贝卡谷地大空战中叙利亚的米格-23 总共击落 12 架以军飞机,包括:6 架 F-16A(7~9 日每天击落 2 架,使用武器均为 R-23 导弹)、4 架 F-4E(9 日和 11 日各击落 2 架,其中 11 日使用 R-3 导弹,9 日使用的武器不详)、1 架 BQM-34 无人机(6 日击落,武器为 R-23)和 1 架 E-2C(11 日,武器为 R-23),米格-21 击落 5 架以军飞机(包括 1 架 F-15)。但是以色列空军宣称贝卡谷地空战结果为 0:84,且在 1979~1985 年间没有任何以色列空军战斗机被敌机击落过。
·1985 年安哥拉战争中的空战:苏联在 1985 年为安哥拉提供了 50 架米格-23MF,它们由古巴派出的飞行员驾驶与南非空军的“幻影”F1 和“幻影”III作战并取得了优势;
·1980~1988 年的两伊战争中的空战:伊拉克统计其米格-23 系列至少击落伊朗的 7 架 F-4,此外还有 1 架 AH-1J和 1 架 F-27;而伊朗空军统计其 F-14A 和 F-4 等共击落 11 架伊拉克米格-23,米格-23 战损比为 9:11。双方的统计如下:
伊拉克 | 时间 | 攻击飞机 | 使用武器 | 被击落飞机 | 1980.9.25 | 米格-23MS | 不详 | F-4 | 1980.9.26 | 米格-23MS | R-3 | F-4E | 1980.10.15 | 米格-23MS | R-3 | F-4E | 1980.10.15 | 米格-23MS | R-3 | F-4E | 1980.11.22 | 米格-23MS | R-3S | F-4D | 1986.2.15 | 米格-23ML | R-24 | F-4E | 1986.2.15 | 米格-23ML | R-24 | F-4E | 1986.2.20 | 米格-23ML | 不详 | F-27 | 1988.6.25 | 米格-23ML | R-60M | AH-1J | 伊朗 | 1980.9.13 | F-4E | AIM-9 | 米格-23MS | 1980.9.25 | F-4E | AIM-9 | 米格-23MS | 1980.9.25 | F-14A | AIM-7 | 米格-23MS | 1980.9.25 | F-14A | AIM-7 | 米格-23MS | 1980.9.28 | F-4E | AIM-7 | 米格-23MS | 1980.10.2 | F-14A | AIM-9 | 米格-23MS | 1983.1.29 | 不详 | 不详 | 米格-23MS | 1985(日期不详) | F-4E | 机动 | 米格-23ML | 1987.2.24 | F-14A | 不详 | 米格-23ML | 1987.2.24 | F-14A | 空空弹 | 米格-23ML | 1988.3.19 | 不详 | 不详 | 米格-23ML |
·1991 年海湾战争中的空战:伊拉克的米格-23 系列至少被美国 F-15C 击落 6 架,但是米格-23MF 至少也用 R-23 击落一架 F-16。
一点评论
许多人在回顾米格-23 的战史时,往往认为米格-23 是一种迟到的战斗机,以至于不得不与西方第 4 代战斗机(俄标)对抗,造成了其总体上可称悲剧的战史(即使完全根据俄罗斯资料,米格-23 也非胜者)。但是仔细分析起来,米格-23 的诞生时机似乎也是历史的必然——由于二战的巨大破坏,苏联在战后一段时间内国家实力相对孱弱,这使其一直将国家战略定位于防御,因此便强调空中力量在国土防空中的作用,同时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如航空发动机耗油率较高,推重比小,机载设备笨重等),其作战飞机只能设计得很轻并且几乎都只能做拦截机使用。到了 60 年代,苏联经济和技术实力得到了增强,开始执行与美争霸的全球战略,客观上需要具有进攻能力的歼击-轰炸机。同时 1964 年 10 月勃列日涅夫的上台使苏军前线轰炸航空兵摆脱了赫鲁晓夫所信奉的“导弹代替飞机”观点的影响而重新得到重视,米格-23 和稍后更强大的苏-24(北约称呼“击剑手”)便由此诞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