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ky)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80|回复: 50

赛钛客新品CYBORG X 摇杆评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8 18: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aitek 新的CYBORG X 摇杆已经上市了,从网络图片上看非常酷,拿到手后抢先测试一下其功能及在游戏中的性能。

一、外观
这款杆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点像小时候玩过的变形金刚,包装也不像以前的evo的那么大 ,存储和移动很方便,
此杆是可以分解和折叠的,重量很轻,移动性很好,比较适合出差时同笔记本随身携带。

杆子中间是用带弹簧的金属触点来连接的,卡上后通过下方的旋转扣固定。

组装好的摇杆
正视

侧视:感觉比较酷

油门:
这款杆子采用的是双油门,两个油门既可以统一使用也可以单独调节,是通过油门上的锁闭扣来连接的。

锁闭扣按下时两个油门统一使用,弹出时单独使用。

这款杆子的机头、杆身和倾斜度均可调,范围分别是:
机头 0-35°   杆身高度可根据跟人手的大小增加0-20 mm 、杆子的倾斜度共分4个档位,可以在0-40°的范围内根据手型适当调整,感觉舒适度比上一代的evo提高了许多。


二、
连接、驱动和内部测试:
直接将杆子插到机器中时,在xp sp2 中可以自动识别,而且x\y轴自动置中,在游戏控制器下的属性比较简单,

装完驱动后游戏杆属性增添了许多可调节的部分 (路径 : 光盘\x86\Drivers\setup.exe),



分别使用了DXTweak2 Joystick两款测试软件测试其电位器精度:

由上图可以看出,两款软件测试出这款杆子的x\y轴电位器精度均为1024级别, z轴的精度一款测出是1024 ,另一款测试是255,这可能是不同的测试软件识别设备不同造成的,相信应该是255级的。
三、游戏中的测试

做好了这些,启动lock on 游戏,
由于抢先测试,没有拿到最新的支持此款摇杆的sst , 所以测试中所用均为游戏和摇杆上自认的按键,相信在新的sst中能够设置更多的按键来满足需求。

在设置中device 中可以看到识别为cyborg x******

x\y轴分别对应的是rollpitch
一定要选成AXIS (轴性),不要选SLIDER (线性)
从上图可以看到,cyborg xlock on 中是可以分别设置左、右油门的,对应的是 Left thrust Right thrust ,这是以前单油门所不能的(注意:设置了Left thrust Right thrust油门对应的轴以后,就不要选上面的Thrust 了,那是单油门统一设置时用到的)。
其他按键和滚轮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习惯自行设置,这款杆子共有11个按键、1个鼠标滚轮、一个苦力帽、外加一个shift (可将按键多设置一倍) ,基本可以满足常用飞行的要求了。

舒适度
     众所周知,飞行游戏尤其是lock on 是一个疲劳性比较强的游戏,2-3个小时里,手部基本保持一个姿势前后左右移动,一个舒适的摇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手部的疲劳度,cyborg x 的设计方面做的很成功,首先杆子的重心低,底部延伸的更广,降低了手臂高度,而且手托的舒适性很好,长时间游戏没有悬空所造成的坠涨感;其次,杆身采用了防滑的材质,握感良好,不生硬,右手大拇指附件的凹槽角度非常好,拇指放置很舒服,我用此杆玩了4个多小时的导弹对抗,没有很累的感觉,看来saitek 在设计中还是借鉴了以前飞友的意见。

精准度:
         一个好的杆子,设计再漂亮,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游戏中表现出良好的精度,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在lockon 中能够体现精准度的一是机炮,二是规避导弹 ,我分别进行了体验:
         机炮格斗中想要占领先机,就必须要尽量的减少能量的损失,对于摇杆来说,行程长且平滑的z ,能够更轻松的完成动作,能量损失却很小。cyborg xevoz轴行程1.3-1.5倍,甚至比x52z轴也稍长一点,在游戏中非常平滑,放大了座舱视角与敌机打机炮时,只有稍微的跳动。
         规避导弹时需要不停的做大的机动来消耗导弹的能量,cyborg x除了x\y轴的行程也比evo要长一些,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cyborg x的回中弹簧的设计,手感比evo要硬,比较了一下,cyborg x的弹簧高度比evo降低了25%左右,倔强系数调节的很好,减少了弹簧弹力对回中曲线的线性参数的影响,在大机动规避导弹时,动作可以做得更舒展。

按键设置:
Evo 由于是兼顾了左右手都能适应,所以按键是平均分布的,在实际使用中evo的一侧按键常常使用不到,而且按下56号按键时极容易碰到34号按键,设计者们显然是汲取了以前产品的经验,cyborg x 的按键分布非常合理:
首先,机头上的按键是呈放射性的排列的,不会相互影响,而且都在拇指的控制范围内,很方便;其次苦力帽是做成了空心半圆锥状的,接触面广,且没有咯手的感觉。机头上独具匠心的多了一个鼠标滚轮,本来想设置成座舱视野的调节,但是在lock on 中不能被直接识别,看来此项功能只能等到新的sst中设置了。
CYBORG X 的下排4个按键被设计在一边,离油门较近,在左手操纵油门的同时,可以很方便的使用6789 四个按键,在lockon 我分别设置成了红外干扰、铝箔干扰、MFD雷达范围的增大和减小,这样在规避导弹时,右手更专注与飞行姿态的控制,左手控制油门的同时还可以不停的释放干扰,这是以前的单手杆所不具备的。
油门前面的10号和11号键容易被忽略,它们被我设置成了放襟翼和起落架,这样基本的操作都可以不用离杆了。

底座稳定程度:
CYBORG X的重量很轻,刚拿到手时,我甚至怀疑这样的杆子做大的机动时是否能在桌面上放稳,通过随后的试验我发现它比所有CYBORG系列的摇杆的稳定性都要好,分析其稳定的原因有三:
           1、重心低 ,所以抓地性好,有点像卡丁车的感觉。
           2、底座的延展范围更广,有力于支撑,它的三个支点的水平支撑间距25cm ,垂直支撑间距接近22cm
           相比较而言evo 的水平支撑为20cm ,垂直支撑约为19.5cm ,所以支撑更稳定。
           3、底部的防滑垫很多,细数了一下,底部有15处设置了防滑垫,evo 只有4处,稳定性又增强了不少。
因此在lockon 中很猛的拉杆和左右晃杆基本不会让杆身抬起,但是大动作推杆时还要稍微压一点杆。

总体感觉:
CYBORG X 作为CYBORG 家族最新成员是一款个性比较突出的摇杆,在设计上汲取了前辈们的经验和不足,性能和手感上全面超过了上一代的evo和更早的CYBORG 其他产品:

优点:1、外观和舒适度方面提高了很多,可以折叠和拆卸,增强了存储和可移动性。
           2、按键更多,布局比较合理。
           3、各轴(尤其z)的行程感觉比evo长,对于大机动和需要蹬舵的超机动更有利。
           4、两个油门可以分开处理,运用的好,能做出不少超机动来(还记得那个单发眼镜蛇动作降落航母的视频吗?)

不足:1 作为按键翻转的shift键,应该设置指示灯,用来区分当前的状态。
           2
1011号键比较硬,键程过长,不方便设置成连续按键。
           3
价格位于evo x52 之间,贵,但新品上市尚可理解。


以上是我个人的感觉,欢迎大家把自己体验的感受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随后发几张我个人收藏的杆子实物对比图,供大家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加入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19: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楼主是干什么的啊,竟然有那么多摇杆!!!
强!!![s:11] [s: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9: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楼 chenlong0551 的帖子

呵呵,个人在不同时期使用的,还有4个杆子由于时间太久远了,没好意思跟大家见面[s: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19: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163 太过分了 [s:9] 搞这么多摇杆[s:16]  再显摆 全部没收[s: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20: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搂住施舍一个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20: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杆子太帅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弄一个啊[s: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20: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LZ,那个滚轮可以被识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21: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新款真的不错啊,虽然有X52了,但是还要买这个新款,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21: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lven 于 2008-11-28 20:53 发表
LZ,那个滚轮可以被识别的。


我试的时候没有被识别到轴,你是怎么识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21: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杆杆杆,全是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nSky)

GMT+8, 2025-4-29 00:47 , Processed in 0.0353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