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4 (DB-3M/DB-3F)
性能简表
型号 | DB-3M | DB-3F | DB-3F | IL-4 |
设计师 | S.V.Ilyushin |
用途 | 轰炸机 |
发动机 | 2*950hp
M-87B | 2*1100hp
M-88 | 2*1100hp
M-88B |
翼展M | 21.44 |
机长M | 14.76 |
机高M | 4.10 |
最大起飞重量KG | 7638 | 8033 | 9470 | 10055 |
最大速度KM/H | 445 | 435 | 422 | 404 |
升限M | 9000 | 10000 | 8900 | 8300 |
航程KM | 3500 | 3300 | 3800 | 3585 |
机枪、机炮 | 3*7.62mm ShKAS | 1*MG12.7mmUBT
2*7.62mmShKAS |
炸弹KG | 1500KG(弹舱)+1000KG(外挂) |
简介
双发中型轰炸机,由DB-3发展而来,最初的型号是DB-3M(M是M-87/M-88发动机的意思),生产不久后即改为DB-3F。1942年正式改名为IL-4。
IL-4和它的前辈DB-3在外型相似,除了头部的领航员舱外。但是IL-4是一架在内部结构和制造工艺上都完全不同的飞机,钢管构架承力结构已改为机身整体承力结构,所有结构变得简单和容易制造,质量也好控制。结构的改变主要得益于苏联仿照的LI-2(DC-3)的生产工艺.
IL-4非常可靠和坚固,经常在超过最大负荷和最大航程的条件下,深入敌人后方执行轰炸任务,是公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中型轰炸机之一。除了轰炸机外,还作为鱼雷轰炸机、滑翔机牵引机、伞兵运输机使用
IL-4是卫国战争时期苏联空军远程航空兵的主要装备。1941年6月23日,即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红军远程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用IL-4系列飞机,夜间空袭了哥尼斯堡、但泽的海港和军工厂,布加勒斯特、普洛耶什蒂的炼油厂,赫尔辛基、土尔克、克来彼达等城市的军事目标,但初期的轰炸由于没有大规模集结力量和集中指挥而形不成拳头,实际收效很小
IL-4著名的作战行动是1942年8月19日到月14日对柏林和德国同盟国首都进行的系列空袭。8月27日、30日、9月10日,IL-4共212架次轰炸柏林,投弹51吨;9月5日、10日轰炸匈亚利首都布达佩斯;9月14日轰炸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另外,还轰炸了华沙、哥尼斯堡、什切青、普洛耶什蒂等地的军事目标。这些袭击在军事上作用不大,但对于鼓舞正在和德军血战的苏联军民的士气有重大作用。
该机在1940年-1944年间持续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战斗中的经验和物资供应情况,飞机结构也在随时调整,主要有:加装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增加油箱容量;增加装甲板覆盖的区域;在原料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部分飞机的外翼段和机身的分段采用木材制造;外挂的1000公斤炸弹成了标准配备。
DB-3和IL-4总生产量为6800架,其中IL-4的生产量为5256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