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ky)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7|回复: 1

转帖 cessna182s 着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9 16: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 言
  
  着陆是进近(approch)的延续,第五边(finall leg)飞行是进近的最后阶段,尽管不是每次着陆都要飞标准的起落航线,但飞第五边是少不了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第五边长一些是有利于作好着陆准备的。在第五边保持较稳定的表速、航迹、俯昂姿态和下降率是平稳接地的前提。这里重复一下cessana182s的典型进近数字:表速:65节,下降率:400feet/min,油门:15英寸汞柱。至于再次确认襟翼全张和检查起落架放下并锁定(对于可收起落架的飞机)就不在话下了。
  
  完美的着陆应该是随稳定第五边飞行后,让主起架上的机轮以很小的下降率在跑道的预定地点接地。接地瞬间的下降率是至关紧要的,让飞机在跑道上“欢蹦乱跳”是会给人耻笑的!波音的飞机手册上说:“要将飞机飞到跑道上,而不是落到跑道上”。
  
  另外,有的飞行员炫耀每次着陆都可让机轮在离跑道头2至3英尺的地方接地,或许他的技术果真不错,但是,这样的着陆至少是危险的!试想,如果他接地前风速突然加大(阵风),把飞机吹后一点,或者他接地前一下不小心打了个喷嚏,拉杆的手松了一下,那他的机轮就要在泥地上打滚(如果不陷进去的话),并且要“上一个台阶”才能进入水泥或柏油跑道面。这时卖飞机零部件的就高兴了。 但更糟糕的情况是,当他在meigs那种水边跑道准备以“超人的技术”表演机轮在离跑道头2至3英尺距离接地时,如果偏偏预上倒霉的低空风切变,垂直气流将他的飞机象拍苍蝇一样往下压,就算他最终设法把下降率减小了,也难免要向大家表演一下“超人的游泳技术”。
  
  芝加哥meigs机场36跑道的理想接地点在数字36后第一条白色实线处(那里的车胎痕特别深),离跑道头近200英尺(约60米)。就算是较短的跑道,对于低速飞机来说,在跑道全长的前1/3部分接地仍是可以轻松地用机轮刹车将飞机在跑道另一端之前停下来的。所以一般情况下,目测接地点时不要太“充分”利用跑道头,应留有余地。
  
  一、 着陆动作三步曲----拉平、平飘、接地
  
  拉平:飞机(机轮)离地2米时,收油门至怠速,先慢后快拉杆,逐渐减少下滑角,使飞机在0.5米高度时,退出下滑状态,即将下降率由400feet/min减至零。注意,cessna182s 收油门后表速会迅速减小。
  
  平飘:拉平后,飞机可保持一段水平运动,并继续减速,这个过程一般很短暂,除非飞机拉平后速度仍很大或未收光油门。(技术熟练的飞行员可做到平稳、轻盈的“无平飘着陆”)
  
  接地:平飘后,随着速度的降低,飞机开始下沉,应再柔和拉杆,使飞机在0.1米的高度,机头上仰,变成两点姿势,此时应带住杆,让飞机以两点姿势接地,并保持两点滑跑。
  
  在近地高度上,判断飞机高度和下降率应以观察舱外环境为主,仪表所示数值此时不精确且有滞后,仅可作为参考
  
  二、 着陆偏差及修正方法
  
  1、拉平高
  
  飞机在高0.5米以上拉成平飘状态叫做拉平高,拉平高会使飞机在较高的高度上坠地,易损坏飞机。拉平高一般是由于视线太近,高度判断不准,造成拉杆早。或是由于下滑速度小,拉杆太快,造成过早拉平。再就是由于下滑角小,一拉就平,造成拉平高。
  
  发现拉高时,应立即稳住杆,待飞机下沉至0.5米高度左右,再柔和拉杆着陆。若拉平过高时,应稍顶杆,待飞机下降至0.5米左右再拉平,做正常着陆动作。
  
  2、拉平低
  
  飞机拉平后的高度低于0.5米叫拉平低。拉平低时,易使飞机接地速度大,甚至三点接地,严重时使飞机损坏。拉平低一般是由于视线太远、拉平开始晚,或拉杆动作太慢,或下滑角大、拉平结束晚等。
发现要拉平低时,应适当加快拉杆动作,已经拉平低,在不拉飘的前提下柔和拉杆,以两点姿势接地,但在接地的瞬间应稳住杆。
  
  3、拉飘
  
  飞机在拉平后的平飘过程中向上飘起的现象叫拉飘。拉飘后,飞机速度迅速减小,易接地重而损坏飞机。拉飘一般是由于飞机速度太大,拉杆后升力大于重力,从而飘起;或速度正常,但拉杆动作粗;或视线太近,感觉飞机下沉快而急促拉杆,或飞机没下沉就拉杆等。
  
  发现拉飘时,应立即迎杆,制止飞机继续上飘。若此时飞机高度不超过0.5米,且迎角不大,应稳住杆,待飞机下沉时,再相应拉杆。若飘起的高度大于0.5米,或仰角过大,应稍顶杆,减小迎角,但不能粗猛顶杆。待飞机下沉至0.5米,再柔和拉杆做正常着陆动作。
  
  4、跳跃
  
  飞机接地后又跳离地面的现象叫跳跃。跳跃一般是由于飞机未拉平,大速度三点接地,或完成两点姿势的高度太高,接地重,或接地瞬间拉杆,或接地后还继续拉杆等。
若飞机跳起高度不超过0.5米,且仰角不大,应稳住杆,待飞机下沉时,再相应拉杆。若飞机跳起的趋势明显,高度要超过0.5米,或仰角,应立即迎杆,减小仰角,制止上飘。待飞机下沉时,再柔和拉杆。
上述修正着陆偏差的过程中,视线不得离开地面,眼睛的余光应注意天地线,一旦出现坡度,应迅速及时向倾斜的反方向压杆、蹬舵,改平坡度,使飞机平稳接地。
  
  三、 侧风着陆

  实际飞行中,在正逆风中或无风中着陆是很少遇到的。在侧风中着陆才算是“常规”。第五边侧风时,飞机将随风向侧向飘移,使飞机偏离跑道,修正侧风有侧滑修正法和航向修正法两种方法:
  
  1、侧滑修正法
  侧滑修下法就是向侧风方向(上风方向)压杆,同时向下风方向蹬舵,使飞机向侧风方向侧滑,航迹对准跑道中心线。例如,侧风从右边吹来,就向右压杆,蹬左舵。向右压杆的结果是使飞机带右坡度,造成右侧滑。蹬左舵是制止因右侧滑引起的机头向右偏转,保持航向对正跑道中心线。飞机接地前需回杆、回舵,以正常姿态接地。侧滑修正法适用于侧风速较小的情况,因为蹬满反舵后,飞机能达到的侧滑角是有限的。

  2、航向修正法
  
  航向修正法就是操纵飞机向侧风方向(上风方向)转一角度,使飞机的航迹压在跑道的延长线上。如右图所示,要修正从右边吹来的侧风,就使飞机航向往右方偏,侧风越大,所需偏转的角度越大。由于速度合成的结果,使飞机的航迹压在跑道延长线上。
  
  飞机接地前,应蹬舵使机头正对跑道中心线,同时向右(上风方向)压杆,以右轮单轮接地,接地后继续加大向右压杆力度,此时仍要蹬舵使机头保持正对跑道中心线。
  
  随着飞机的减速,左轮轻轻接地,此时前轮仍高高在上,继续用方向舵保持机头方向,保持向右的压杆力,直至前轮因飞机的进一步减速而自然放下接地,此时,向右压杆到底,蹬左舵以免机头向右偏(机头自动右偏是侧风对垂直尾翼的“风标效应”引起的)。如果侧风很强,满蹬左舵仍不能制止机头右偏,就用左轮的机轮刹车--单轮刹车来纠正方向。在侧风中原则上应少用刹车,因为这时机轮易打滑。机轮打滑不仅使车胎磨损加剧,而且制动效果远比不上机轮不打滑时。
  
  记住机轮接地的顺序为 上风主轮->下风主轮->前轮
  
  航向修正法利用航向与航迹的夹角来修正侧风,一般不受风速限制,但由于航向与跑道不平行,不便判断飞机的运动方向(航迹)。
  
  侧风着陆难度较大,特别是航向修正法接地前后的一系列动作,初练习时难免在跑道上“欢蹦乱跳”,但只要勤思考、多尝试,必定可以把波音“要将飞机飞到跑道上,而不是落到跑道上”这说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 短跑道着陆和软、粗跑道着陆
  
  短跑道着陆:选择接地点尽量靠前(这时不得不选那个离跑道头2-3英尺的位置了),一旦确信飞机可飞到预点接地点,就收油门至怠速、允分利用地面效应减速(既减水平速度,又减垂直速度),前轮放下后全收襟翼,拉杆到底(这是为了加大作用在机轮上的压力以增加摩擦力),在不打滑的前提下用尽刹车。
  
  软、粗跑道着陆:在土跑道、草跑道、铺碎石跑道上着陆,应以尽可能低的(水平和垂直)速度接地,接地后尽量拉杆保持两点滑跑,襟翼一直全张开(但如果飞机是下单翼的,应小心机轮可能扬起的石块打坏襟翼),可打开一点油门以增加飞机的抬头力矩。一切为了减小压在机轮上的力。
  
  五、复飞
  
  当无法形成稳定的进近或发现第五边太短,来不及完成着陆准备,或因天气差,下降至决断高度(dh,dicision hight,通常比接地区高200英尺)时仍未能看清跑道,应进行复飞程序,复飞动作有先后次序:首先加满油门,调整合适的俯仰姿态爬升,再视速度的增加收起部分或全收襟翼、起落架。然后按指挥塔指示进入起落航线或等待航线。
  
  关于复飞,有一条原则:进近时如果你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尽管你还未知道是什么,那么,必定是有问题,这时应当毫不犹豫的复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9 23: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心人,辛苦了,顶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nSky)

GMT+8, 2025-5-5 22:25 , Processed in 0.0277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