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ky)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29|回复: 5

名下无虚的歼7E/MG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7 21: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19] 最近彻底迷上了J-7了.........现在玩WOE都是用J-7打美机,而且是最现代的机体F-16,14,15,18各型机体,并打上武器包,年代最高,从高空高速到低空的缠斗,在机炮和导弹的空隙间穿梭,淋漓尽致地发挥了J-7的灵活自由,能跑能缠。。。。以下是空军之翼的J-7MG,虽然文章口气有点赞,但文章的数据大体可考的,记得在《国防与科技》有介绍J-7E的。
                         还是那句话,J-7具有“高空高速机动性能,又有接近F-16的盘旋性”---某人不要拍我,呵呵.....在游戏中老外开发的J-7-3也是这么体现的.......      另外F-16对我一讲是垃圾,在游戏中以色列的F-16IAF(加保形油箱的那种)有时候还转不过J-6......[s:17]
                                                                                                             --------------J-7神棍

歼-7MG:由成都飞机制造公司设计制造,是FC-1投产前的出口机型。
  歼-7M是由歼-7Ⅱ改进发展而来,专供出口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型别。该机装备了由英国进口的七项电子设备,采用了国内八个改进项目。飞机具有平视显示、高精度快速射击和对地攻击等性能。雷达探测距离大,能抗多种干扰,通讯设备先进,弹射救生装置也有所改进。据《兵器知识》报道,为了实际考核歼-7M的防御系统和飞行性能,该机在国外进行了试飞和打靶,并与F-16和幻影-5等飞机进行空中“格斗”,结果证明,歼-7M型飞机各个科目的成绩良好。
  歼7MG是歼7系列中的最新外销改良型,它的基本结构可能与中国空军新服役的歼7IV相彷,但换装了类似歼7M/MP(供出口用)上的西方航电系统。歼7MG最重要的气动结构改良是双三角翼和前、後缘机动襟翼,由于操纵面增加,大幅提升了飞机的机动灵活度,不但适用于高空高速拦截任务,由于低空、低速性能也获得改善,亦可执行密接支援任务。
  歼7MG由於采用结构油箱,整个机翼内部可装载燃料(与IDF相同),使其最大航程增加47%,从歼7M/MP的1500公里增为2200公里。在机内的航电系统方面,根据最新的资料推测,歼7MG应该装有意大利FlAR公司的GRlFO-7射控雷达,此种I波段雷达采用脉冲压缩技术,利用全能操纵杆(HOTAS)控制,具有良好的抗电子反制能力;在脉冲都卜勒和中度脉波重复频率波形操作下,此种雷达具有完整的俯视、仰视能力,并可比对地面测距;具有两种空对空接战模式,其中超搜索(Supersearch)可从抬头显示器上捕捉暨追踪最具威胁性的目标。除了GRlFO-7雷达与配套系统外,歼7MG的座舱布置和其他航电系统应与歼7M/MP同级,或者略为进行改良,但动力系统和武器系统则维持不变。有趣的是,国外对F-7MG的优良的机动性印象颇佳,并对成飞的精湛技术赞不绝口。还是看看《军事家》的说法吧:
宣传不足的歼7-MG
  歼7-MG是成都飞机工业公司(CAC)在FC-l投产前的出口飞机,它继承了歼7一M和歼7-IV的优点,与歼7-II相比,歼7-IV/MG的零件变化率高达80%,成品变化率43%,采用新材料37项,新成品190项。
  在垂直尾翼部份,歼7-MG与各型歼7皆不相同,甚至原型机之间亦有差异。留在成飞公司的0144号原型机,除垂尾顶端两旁各有2枚BM/KJ8602ESM接收天线外,仍保留了歼7-III上较旧的ESM天线,不过却没有歼7-III、歼7-IV上的护尾器。至于分别在珠海和香港作静态展示的0142、0143号原机,垂尾和歼7-IV一样,没有旧式ESM天线,但有较大的护尾器。在座舱後方的极高频(VHF)通讯天线方面,歼7-MG各原型机沿用歼7-M系列天线,歼7-IV则沿用歼7-II的天线,显示出口型和自用型飞机的通讯系统有所不同。另外歼7-IV或歼7-MG的前轮和机身敌我识别器之间,以及进气道唇部下方各有一片小型天线。歼7-MG现用中、英合制的SSR(SuperSkyRanger)射控雷达,发展自歼7-M上的SR雷达,测角精度10米位,测速精度30公尺/秒,使用高度300至21300公尺,重量55公斤,体积0.05立方公尺,有5种工作模式,可同时搜索8个空中目标并锁定其中1个交战。SSR是一种具平面阵列天线的X波段脉冲都卜勒雷达,有俯视/俯射能力,利用ARlNC429资料汇流排定出精确的目标距离、距离变化和瞄准线数据。机上也采用马尼可公司的HUD和联信公司的电子飞行仪表、雷达高度计等。

  歼7-MG的固定武装是2门30-130公厘机炮,可带4枚飞弹0142号机的PL-7飞弹似是换上类似PL-8/9的氟致冷锑化锢导引头的改良型,而并非原来的氮致冷锑化导引头,颜色亦由黑转白。歼7-IV/MG换装一具涡喷13F(wP-13F)发动机,它是以歼8-II上的涡喷13AII为基础改良而成,全长4.6公尺、宽0.907公尺、高1.085公尺,重量1.198公斤,总增压比8.8,涡轮进口温度1015度,加力推力6600公斤(6,326千牛顿),推重比可达5.77。
  歼7-IV/MG的机翼展弦比2.78,升力系数较歼7-III提高,首次使用的双三角翼更大幅提高了飞机的性能。最大爬升率接近双发的歼8-II和F-14,达195公尺/秒,提高24%,水平加速时间略减,作战推重比约0.97,超过了歼8-II,最大G负荷8g。拜双三角翼所赐,最大转弯角速度约22度/秒,提高近50%,低空稳定盘旋角速度约14度/秒,相当於歼7-II/M的最大转弯角速度,失速速度约200公里左右,空战翼负荷低於300公斤/平方公尺。全机综合机动性提高43%,近战性能大幅跃升84%,全机综合战力提高35%以上!老旧的歼7从此脱胎换骨,上述部份数据印证了成飞所言,该机可击破F-15A/C,以及在实机模拟对抗中曾击败F-14及Su-27sK确无虚言。这些性能并非换汤不换药的歼8-IIM所能比拟。
  在珠海表演时,歼7-MG以低空低速通场,攻角竟拉到近40度!同时代战斗机中只有F-5E的短暂过失速稳定性可相比(F-5E享有在气动力学设计最宽容、适应性最强的优良声誉),具备线传飞控系统的第三代战斗机,持续作30度以上的攻角飞行也是非常困难的,量产飞机中只有F/A-18可做到,这个看似平凡的动作已经把没有线传飞控的歼7-MG的优异性能表露无遗。
  歼7-MG除了可做x-31高机动验证机才能做的「跃升倒转」机动外,成飞设计人员亦向笔者多次强调歼7-MG/IV具有MiG-29的尾冲机动能力,并由达到国际试飞员标准的中国试飞员徐勇凌做过。虽然该机采用机头进气,但却解决了大攻角进气效率和发动机喘振裕度问题,其匪夷所思较同样可作尾冲的K-8来得更甚,两者是中国能作超常规飞行的两种国产飞机。在珠海的0142号飞机,垂尾根部每边各有一块导流安定片,相信有助于大攻角飞行时提高平尾效率,未知日後生产的歼7-MG/IV是否加装这种安定片。不过0142号飞机的安定片没有迷彩而呈白色,显然是试验装置,到香港的0143和在成都的0144原型机,都没有这块安定片。
  由于在航展中表现了出色的性能,所以俄国格罗英夫试飞研究院(LII)副院长,在珠海飞SU-27的飞行员阿纳托尔·卡沃秋拉也亲自爬上歼7-MG了解实情。著名的米格设计局也对成飞能在MiG-21的基础上大幅精进颇感兴趣,对该机的超常规机动性更是赞不绝口。与以色列的的MiG一21/2000、俄罗斯的MiG-21-93相比,歼7-MG的远战能力仍不足,但两者在视距外攻击失败转入缠斗後形势将完全相反。将这种1955年问世的第二代机改良成具备第三代特徵的二代半战机,其实已是莫大的成就,很难两全其美。歼7-MG的效费比甚低,很适合迫切需要更换飞机的第三世界国家,已有若干国家将大量采购该机,也立竿见影地说明事实胜於雄辩。
  彻底解决歼7-MG远战力差和射控系统未臻完善的缺点,将由FC-1战斗机完成,中国把它看做歼-7的接班人,希望把MiG-21家族的优良传统带入21世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7 21: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fallout3发的贴,比较有参考价值。。。。

F5,得看外挂和燃油重量,毕竟设计时强化了水平盘旋,F5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小于20度,最大爬升率175M/S,尚不如歼7E/G,稳盘角速度更小
米格27我不太了解,原版的可能有问题,COMBATACE上有个气动修改,你不妨试试.
攻击机的中低空机动性应该更强,尤其米格27还是变后掠翼飞机,低空和起降性能高于米格21,F5E对米格21,据美国自己的说法,也只有25%的优势,高速特性还只是接近米格21,米格27的机动性不一定就比F-5差
您对米格21飞机盘旋特性的判断很有道理
COLUMN5的米格21特点突出,可能比真实飞机机动性还差点
米格21F型飞机的机动性还不错,不象有些同志想的那么差,请看这个

来自菜鸟论坛44439同志的材料
歼6飞机是1959年从苏联引进米格一19飞机的基础上,我国大量仿制的一种跨音速飞机。为探索打米格一21飞机的路子,摸索一点战术性能数据与经验。1976年10月,根据上级的指示,我师组织了歼6飞机与歼7飞机的战术性能对比试飞。歼7飞机作为扮演米格-21的角色,我与团、大队里的几名飞行干部参加了这次对比试飞任务。试飞主要进行了水平增速、蛇形机动摆脱、垂直动作、水平盘旋和减速盘旋等课目。通过试飞,对两个机型的战术性能基本有了一个初步的看法。

水平增速性能对比:歼7和歼6飞机在高度6000米、10000米,发动机分别在加力状态,从表速600公里/小时到1100公里/小时、从真速900公里/小时到M1.2进行了水平增速对比。从两个机型的水平增速性能来看,歼7与歼6飞机中、低空,中、小速度时的加速性能,歼6飞机优于歼7飞机。但在大速度,特别在M>0.95后,歼6飞机明显不如歼7飞机。这是因为:一是歼7飞机外形适宜高速飞行,又采用了超音速进气道;二是高空接近音速与超音速时,歼7飞机的推力明显增大。所以,在两机增速过程中,待M数接近1时,歼6飞机看着歼7飞机“刷刷”地往前跑。待歼7飞机M1.2时,再看歼6飞机,距离已落下约有1500—2000米。

水平等速盘旋性能对比:进入高度6000米,歼7飞机表速650公里/小时,歼6飞机在主动位置约300—400米,同时进入盘旋。待飞机盘旋转弯到角度90度时,歼6飞机从内侧跑到了外侧;转到300度时,歼6飞机又转到了内侧,但看不见飞机;转到430度时,下令统一改平坡度,歼7飞机则落后于歼6飞机距离约500—700米。说明歼7飞机等速盘旋性能不如歼6。主要是歼7飞机在转弯中,机翼升力小、诱导阻力大的缘故。

蛇形机动性能对比:做这个动作时,歼7飞机在前边被动位置,歼6飞机在后边主动位置,相对距离保持在200—300米左右。两机进入动作时的转速均为“最大”状态。

口令一下,动作开始,歼7飞机迅速、柔和地形成坡度60度以上,并拉杆形成3—4个载荷,当飞机转弯50—60度时,又迅速反坡度向另一方向形成坡度,并拉杆转弯。当飞机又转弯50一60度时,再重复以上动作。这样,歼7飞机在前边连续做3—4个蛇形转弯,歼6飞机就会与歼7飞机冲平,甚至冲到歼7飞机的前边去。当我驾歼7做了几个蛇形转弯改出之际,只感觉歼6飞机“噌”地一下,邪不拉叉地从我飞机头皮上冲过去,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
原因仍是歼7飞机诱导阻力大,减速快的缘故。
垂直动作性能对比:歼7飞机在前,歼6飞机在后,保持100—150米距离,速度均调整V表450公里/小时。双机同时进入半滚倒转,歼7飞机按正常操纵规程,柔和一致地拉杆形成4个左右载荷,并快速地通过垂直面,退出俯冲。而此时看着歼6飞机,转弯半径大,速度不易减下来,高度非常明显地往下掉。
由此可见,歼7飞机的垂直半径比歼6飞机小,速度小,损失高度也小。
在向上垂直动作中,歼7飞机比歼6飞机转弯快,但没有歼6飞机上升高度快;歼6飞机在整个动作中,运动的轨迹始终是走在外圈,上赶距离比较明显。

爬高性能对比:条件是双机均使用加力,高度8000米以下,歼6飞机略优越于歼7飞机;高度5000—10000米,歼7飞机优于歼6飞机。应当肯定的是,歼7飞机在超音速前后,要比歼6飞机增速快,速度大,上升高度也快。

从减速机动性能看,由于歼7飞机展弦比小,诱导阻力大,转弯减速比歼6飞机快,旋转半径小;垂直动作中,高度活动范围比歼6飞机要小,如半滚倒转,歼7损失高度1000—1500米,可轻轻松松地拉过来;而歼6飞机就不行,即使用很大的力量拉杆,也跟不上歼7飞机运动的轨迹。
在均不带副油箱的情况下,歼7飞机的留空时间比歼6飞机长。在大速度与小速度状态下,歼7飞机杆量与杆力的变化,在操纵上均比歼6飞机好。
但歼7飞机的不足之处:一是在亚音速条件下爬高,不如歼6飞机快;二是稳定盘旋中,可用坡度没有歼6飞机大,而且“不抗拉”。
通过两种飞机的性能对比试飞,我们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歼6飞机与米格一21飞机作战中,可用一切手段占据有利的主动位置,并在敌机机动摆脱过程中,不使自己冲到前边去。可以用上升高度和外转角度来消失速度,并保持一定的有利速度,伺机对敌机发起攻击。因为米格一2l飞机的被弹面较大,可以用点射的方法,阻击敌机机动,或利用敌机机动时将其歼灭。
歼6飞机在摆脱敌机的时候,可以发挥中、低空增速快的优势,快速脱离,防止敌机发射导弹;同时,不宜长时间地作平飞;可对太阳或低空摆脱。
歼7飞机可以发挥减速快、转弯快、半径小,操纵性能好的优势,利用蛇形机动、急上升转弯、半滚倒转、急跃升盘旋、加力增速进行超音速等动作,来进行摆脱和争取主动。比如说,在高度5000米,以450—550公里/小时的速度,可以向下连续做两次半滚倒转进行摆脱。
总之,从试飞结果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总的说,歼7飞机要优于歼6飞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7 22: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把歼七的三D模型导出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8 08: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那个我在一本D版军事杂志上看过,貌似是台湾地区的人写的[s:15]
歼-7我比较少用,J-6我就用得多
J-6,J-5我都经常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1: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J-6转弯比J-7好多了。。。。相对来讲速度减小得也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3 13: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人能把E/MG的双三角翼搞出来的话就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nSky)

GMT+8, 2025-5-14 03:52 , Processed in 0.0303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