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ky)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B]yezi

罗技力反馈飞行摇杆对比,加上G94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3 00: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Flyboy同学的要求,俺发一个摇杆对比的贴贴,说说自己多年来测试使用各款罗技摇杆的心得,仅代表个人意见,有不到之处请大家补充和更正。

先看一个表格,店里复制过来的,就不更改了[s:19] [s:12]


WingMan Force

精确控制的X轴和Y
个8方向苦力帽
1个火力扳机
8个可编程按钮

1个光感握力控制器

力反馈功能

优点:大道、稳固的基座;线条圆滑,人体工程优秀;控制便利,性能准确;握力感应器实时保障安全;堪称完美的力反馈效果。
缺点:按钮较少,节流阀不易控制。

-----------------------------------------------------------------------------
WingMan Strike Force 3D

精确控制的X轴、Y轴和Z

1个水平旋转的节流阀
2个8方向苦力帽
1个火力扳机
9个可编程按钮
1个鼠标滚轮控制单元
1个光感握力控制器


力反馈功能

优点:基座稳定、人体工程优秀;控制便利,性能精确;双苦力帽提供更多可能性;握力感应器实时保障安全;强劲、高效的力反馈效果。
缺点:造型一般

------------------------------------------------------------------------------
WingMan Force 3D Pro

精确控制的X轴、Y轴和Z
1个垂直旋转的节流阀
1个8方向苦力帽
1个火力扳机
12个可编程按钮


力反馈功能

优点:时尚、现代化的外观;布局优秀,控制精确;轻便易用。
缺点:Z轴不易控制、力反馈效果较差。

---------------------------------------------------------------------------

   此外,WingMan Strike Force 3D 还有一款简化版——WingMan Force 3D,这款摇杆延续了Strike Force 3D 的血统,内部总成基本相同,但为了缩减体积,简化掉2#苦力帽及滚轮(包含上下滚动及下压开关)两个复合控制单元,同时在杆顶增加一个数字开关,改动带来的可控制性损失极大,非常可惜,因此、在罗技力反馈家族中,Force 3D 算不上一款好摇杆!
==============================================================
上面是销售用的词,下面是最真实的语言~~~~

罗技的力反馈型号是这样过来的:
WingMan  Force
WingMan Strike Force 3D
WingMan  Force 3D
WingMan Force 3D  PRO

      Force长的圆滚滚的象孕妇,钢丝传动的,长的像葫芦,所以就叫葫芦咯(^_^)。葫芦是256的精度,按钮就那几个,一眼就看完咯,没有Z,是配脚舵的好杆子。不要小看256的精度,在小小的47度行程中足够用了,FFB纵横50度,斜角60度,也只有256,大家一样喜欢他。角度是粗量的,不精确,仅供大家参考。顺便说一下,个人对杆程大小并不在意,只是使用习惯问题,但切忌大小杆程频繁交替。绝对影响技术发挥。
      葫芦各方面都很优秀,力回馈更是漂漂,唯一的缺点是手型不好,捏住葫芦就像摸到姑娘的胸口里,整个手都陷进去了,拔都拔不出来,没办法从容应付每一个按钮。 按钮少和没有Z轴都不是问题,因为到现在都还专门找他来用的人应该不考虑这两个问题了。

     Strike 在兄弟里面长的最丑,改掉了钢丝是因为钢丝成本高,高在原料上的并不多,而是装配复杂,费工费时,变相增加了成本,所以钢丝方案同时出现在 Logitech 的杆子和盘子中,又同时消失在更新换代的产品上,相比葫芦, Strike 除了这一个缺点,其他部分都很优秀,是 Logitech 至今为止最好的一款杆子。他的按钮看起来少,但是把滚轮和2号苦力变作编程键使用的话,大闷豆儿就是所有单手杆中按钮最多的一款咯,700多级的精度,以及这个时代 Logitech 所有设备特有的柔和线性让他的操作非常细腻。
      Strike 的重量大有减轻,从葫芦时的毛重4.6减少到2.4,主要是电源部分的,葫芦的电源那确实是灰常的笨重。相比葫芦,Strike 的手型好了很多,用起来很顺手,最大的优点就是多出来的2#帽子和滚轮这两个复合单元,多了很多可能和可操控性,最大的缺点就是长的像像个土豆儿


各位晚安,早睡早起圣体好
=============
天亮起床,坐在俺的大桌子前继续编辑


     PRO 的造型漂亮多了,既能捏的舒服,又符合操作的便利性,还具有时代感,走到这个时代, Logitech 的模型设计终于算是成熟了,1000级,取消一切人为的曲线特征,用硬邦邦的线性基数来配合Gaming Software中的线性特征的调节,让玩家自己去理解线性特征的含义并作出最佳的判断,由此可见 Logitech 在设备技术领域的领航地位进一步确立,这也是罗技对新时代电竞的配合,却尴尬的在各大比赛中被禁止使用DTX等相关软件甚至禁止在Gaming Software中自行调节,跑题了,PRO 继承了老前辈的经验值,操控性能已经非常完美了,最大的不足就是力反馈效果,4驱车大家玩过吧,PRO 为了迎合轻薄的座子,便使用了这么丁点大的电动机,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力反馈强度真的真的就软的不行,40岁的同学们埋头看看兄弟的状况就知道了。[s:17]


      然后就是Force 3D这款,是他家大兄弟的缩水版,就不重复介绍了。

      最后是大家关心的G940,确定一点,G940的行程依然是 Logitech 的标准行程,这个行程从 Logitech 的力反馈最初确定之日起就沿用到现在,换句话说,G940结构上没有大改动,和 Strike Force 3D、和  Force 3D、和 Force 3D  PRO 都是一样的,当然大家要记住Force 3D  PRO 的电动机很软,G940不用再软了,因为G940空间足够大,位定位足够高咯,就是说他的力反馈功能会很漂亮,至于协议来自IMM 还是 Logitech 内部,还没有得到认证。

吃饭饭咯[s:20]
=============
饱饱咯,今天的鱼好吃的很[s:24]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传说是G940左手并非双油门,而是左半边油门杆加右半边模式转换杆,就如X52杆顶右侧的3阶模式转换旋钮一样,这个问题还没有确定,是我很关心的问题之一。
      电位器是不是霍尔这个问题之所以被关注,是因为 Logitech 和 SAITEK 都曾使用过非常入门的原件,导致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发生不愉快的经历,如果原料的采用上,两家都能保持大厂风范,严格把关,是不是霍尔显然就不重要了。

     好了,说到这里打住,下次聊SAIEK的力反馈杆,稍后上各摇杆的线性特征图[s:19]


先看一张傻瓜图[s:14] [s:17]






[ 本帖最后由 [FB]yezi 于 2009-8-14 21:4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1: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应该是WingMan Force吧?当年是罗技用来对付微软FFB2的摇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赛钛客 Saitek Cyborg X 这个摇杆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2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这是首要任务.谢谢yezi
然后回复3楼同志
X杆肯定不错 但是那个苦力冒实在是太难按了也就是不太适合我的手。
但是不可否认。确实是好杆[s: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20: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LZ,顺便麻烦把他们的线性特征图上上来[s: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07: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Man Force 3D Pro
的价钱是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09: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X杆很脆,悠着点用,我不到一年坏2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0: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子也发一个EVO的力回馈摇杆评测,能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3: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mondhy 于 2009-8-14 10:28 发表
叶子也发一个EVO的力回馈摇杆评测,能行吗?


simondhy 同学请稍安勿躁,等我空一点一定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9: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子的分析还是比较专业的,希望早点看到你关于G940的正式消息。
有合理的买卖更好。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nSky)

GMT+8, 2025-4-30 00:31 , Processed in 0.0278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