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ky)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U潜出水

[自由之鹰] 无线电防空近炸引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0 15: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已开始研究依靠距离起爆的引信。当时英国海军因为面对越来越强的空中威胁,研究以无线电感应的近接信管来加强防空炮火的效力。在此以前,一般火炮所使用的信管主要有三类:撞击起爆计时起爆、或高度起爆。以撞击起爆的炮弹射击空中目标,必须要炮弹直接击中目标。但是要击中体积细小,在高空快速移动的空中目标是一件极之困难的事。只有对付低空低速目标的速射小口径火炮,才使用撞击起爆。大部份的高射炮是使用计时或依高度起爆炮弹。一般高射炮炮弹爆炸有效杀伤直径可以达数十米,因此只要炮弹在目标附近爆炸即可。使用高度或计时起爆,需要先准确计算或预测目标的高度,发射前先设定炮弹的起爆时间或高度。若果这设定有错,炮弹就算准确对正目标,亦会因过早或过迟起爆而无效。因为命中的机会少,使用计时起爆的对空火炮必须施放大量炮弹,在目标可能经过的地方造成一个弹幕。使用近接信管,则只需将炮弹向目标方向发射;当炮弹接近目标,二者距离低于信管内的设定限度时,炮弹便会自动起爆,这样将大为提高炮火的效力。
英国在1940年发展出与雷达原理相同的无线电感应近接信管的原型。美国参战后,在美国科技及研究局(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之下完成这种被称为VT信管的设计,并开始大量生产。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一共生产了大约二千二百万枚VT。VT 首次被派上战场是1943年1月5日,轻型驱逐舰海伦娜在南太平洋以配有VT 的五吋(127mm)火炮,成功击落一架日军轰炸机。
近接信管被视为盟军的重要秘密武器,因此在初期一直避免在可能落入敌方手中的情况下使用,一直要到1944年,这限制才被撤销。近接信管的使用,令美国海军的防空火力有效度大为增加。据战后统计,美军舰载防空火炮的主力,127mm炮使用近接信管时击落每架敌机平均需要500发炮弹;而使用常规炮弹时则要多四倍,即2000发。在战争末期防御日本神风敢死队攻击的火炮,大部份都得助于近接信管。美国海军部长科里士图,曾称赞近接信管的使用,令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得以大量减少人员及装备的伤亡。
欧洲战场上,近接信管是英国在1944年成功阻挡德国V-1火箭攻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击落V-1火箭防空火炮大部份都配备火控雷达及近接信管这两种新发明。按战后统计,以VT近接信管击落一枚V-1平均需要150发炮弹,但使用常规炮弹则需要约2800发。
除了被用在防空火炮炮弹,VT亦有被用在对地火炮,以及装置在炸燀及火箭之上。当中对地炮火使用了近接信管后,可以无需观察员指挥,炮弹自动会在地面上十至七十呎的高度爆炸。炸出的碎片及强大压力能杀伤地上无装甲保护的人员,士兵就算是在散兵坑等临时掩体内亦不能幸免。在陆军内,VT 被称为"OZIT"。在1944年底,德军在突出部战役中突袭盟军。美**炮在12月8日的恶劣天气中首次使用POZIT,德军没有防备而伤亡枕藉。按事后估计,炮火的威力增加了约七倍。巴顿将军当时称,这种信管将改变战争的方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加入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9: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强大,要是P-39上的370毫米炮有这个功能就好了[s: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11: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鸡蛋VS西红柿 于 2009-6-20 19:10 发表
很好很强大,要是P-39上的370毫米炮有这个功能就好了[s:46]

就算实现了这种引信的微小化,也许37炮的破片杀伤力也远远不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21: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理是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2: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lverliu 于 2009-6-21 21:12 发表
原理是啥?

美国在1943年率先研制成功了无线电近炸引信,并于当年投产装备美军。无线电近炸引信是根据无线电波的多普勒效应研制成功的。这种引信主要由振荡器、无线电收发机、选择放大器、电子开关、电雷管、电池、传爆药、自炸装置和保险机构等部件组成。
当炮弹飞出炮口一定距离后。引信保险装置动作,使引信处于工作状态,振荡器产生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振荡信号,由无线电收发机向外发出,发出的无线电波碰到空中目标(如飞机、导弹等)被反射回来。由于炮弹和目标间的相对运动,反射波与发射波之间产生一个频率差,称差拍音频。差拍音频信号经选择放大器选择并放大,当信号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就可接通电子开关,引爆电雷管,从而使炮弹在离目标较近的距离爆炸,靠弹丸形成的破片和冲击波毁伤目标。
   由于无线电近炸引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制成功的,它与雷达、原子弹被誉为二战期间武器装备的三大发明。
其实就是多谱勒原理嘛,它的出现使美军127炮的命中率提高了300%!这怎么不让敌人绝望。

再转一篇关于它的文章:
20世纪40年代,高射炮弹开始安装无线电高频近炸引信。这种无线电引信不仅具备触发式引信的引爆模式,而且能在距离目标10米以上距离引爆炮弹,从而大大提高防空火炮对空中目标的杀伤率。随后,这种引信也开始用于榴弹炮、迫击炮等多种野战火炮系统,提高了火炮对地面目标特别是人员的杀伤效能。二战以后,无线电近炸引信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各国共研制了上百种此类引信,用以代替触发式引信和定时引信,确保榴弹炮和迫击炮弹丸在最佳高度引爆。计算表明,炮弹在3-15米之间的高度爆炸时,通过弹头碎片的优化分布,对地面目标的杀伤效能可增加10倍以上,也使弹药消耗大大降低,达成打击效果的时间相应缩短。 高频近炸引信的工作基于多普勒效应,可确保在最佳高度引爆弹丸。高频近炸引信相当于一部无线电收发机,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使用同一副天线,通常由弹丸本体充当天线,引信不断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当弹丸接近目标(电磁波反射体),如高射炮弹丸接近空中飞行的目标、榴弹炮或追击炮弹丸接近地面时,由于多普勒效应,引信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要大干自己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两者之间有一个频率差。高频近炸引信系统的自差装置会生成一个由多普勒频率调制的信号,该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后,低频的多普勒信号会被提取出来,再经过信号放大、检波,输入到积分器。积分器每收到一个信号,电压就会相应增加。积分器与一个门限系统相连。当积分器输出电压超过门限值时,引信即引爆弹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3 17: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弹头装药在敌机近距爆炸以后破片的散布面积就会增加很多,杀伤范围一大敌机被击中的概率就增加了,除一般的空空导弹不都用近炸引信吗?动能杀伤那一类的东西也是近几年才有的。
  炮兵的很多破片杀伤榴弹也用无线电引信,只不过是像无线电高度计一样用来测高度的,以便让炮弹在敌军阵地上方定高处爆炸,增加杀伤范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21: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gotail 于 2009-6-23 17:42 发表
弹头装药在敌机近距爆炸以后破片的散布面积就会增加很多,杀伤范围一大敌机被击中的概率就增加了,除一般的空空导弹不都用近炸引信吗?动能杀伤那一类的东西也是近几年才有的。
  炮兵的很多破片杀伤榴弹也用无线电引 ...

你补充得很好,实际上地面弹药使用无线电引信后,杀伤力据说提高了十倍!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陆军在使用这种引信的同时也开发出了多种干扰这类引信的装备,使敌人的引信在战场上失效,达到保护友军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4 01: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还有cod5里的卡塔琳娜上的双联.50的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12: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P-39的370mm炮

十五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9 09: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似乎看到使命召唤5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nSky)

GMT+8, 2025-5-17 06:36 , Processed in 0.0282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