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具有优异的中低空、亚跨音速机动性能,近距离格斗性能极佳。苏-27空战推重比超过1.2,最大飞行速度为2.36马赫(带2枚格斗弹),最大实用升限18300米。最大飞行表速为1400千米/小时,最小飞行表速为200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为310米/秒。最大使用过载9G,盘旋过载7-9G,滚转速率为270°/秒,最小稳定盘旋半径小于600米(F-16和“幻影”2000同样条件下的数据分别为610米和950米)。苏-27带标准负载,机内满油的作战半径1500千米(高-高-高飞行剖面),4500-500千米(低-低-低飞行剖面),在空战负荷情况下可以在距离基地400-500千米处进行2.5个小时的战斗巡逻、一次中距离拦截和一次近距离格斗(高-高-高飞行剖面)。苏-27可以外挂8枚导弹进行作战,较大的载弹量和大航程可以保证苏-27在一个架次战斗飞行过程中进行多次空战。
苏-27起飞滑跑距离500-700米(根据起飞重量变化),着陆滑跑距离620-700米。起飞离地速度300-305千米/小时,着陆接地速度230千米/小时,并具有在野战机场使用的能力。 苏-27现装备的第三代中距空空导弹R-27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在与使用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飞机进行中距空战时的作战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采用半主动的三代中距空空导弹,要求载机在导弹飞行全过程中持续对导弹进行制导,限制了载机的机动,而且因为半主动弹的制导距离较小,所以3代中距空空导弹的典型有效攻击距离多在30千米以内,并且不具备多目标攻击能力。苏-27使用R-27,其中距离战斗力基本与使用AIM-7M的F-15战斗机相当,因为高空高速性能较好,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先发制人的优势。但是在面对使用AIM-120导弹的飞机,即使对方载机的高度和速度处于劣势,但是相对用R-27的苏-27也可以取得先发射先脱离的优势。
苏-27装备的采用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的中距空空导弹,在导弹发射后载机机动受到严格的限制,允许退出距离较小,不利于载机机动,影响了载机生存力的提高。以AIM-7M导弹为例,在3000米高空以0.8马赫速度对10千米、20千米、30千米距离的典型目标射击,最大允许退出距离为4.5千米、6.8千米、6.9千米;6000米高空l马赫速度,为4.2千米、7.4千米、8.4千米;9000米高空1.2马赫速度,为7千米、9.5千米、10.8千米。即使采用高空高速的方式增大导弹的最大发射距离,最大允许退出距离仍不超过15千米,R-27的射程虽然超过AIM-7M,但是这个数值大概也不过提高2-3千米。在最好的条件下,迎头拦射苏-27在R-27到达与目标的交汇点前,就已经进入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28-36千米的不可逃逸区,甚至是主动雷达导引头近20千米的作用距离(“幻影”2000装备的“米卡”导弹对中空1.2马赫迎头的目标,在45千米处就已经构成了发射条件,其不可逃逸区远大于三代弹)。
美国空军曾经用使用AIM-7导弹的F-15A战斗机与使用全向攻击红外导弹的F-5E战斗机进行空战演习,F-15A在视距外迎头发射AIM-7导弹后,在导弹到达交会点前就已经飞进了F-5E的视距内,被F-5E发射的格斗弹攻击,多次出现两机同归于尽的情况,而主动雷达导弹的发射区远大于试验中F-5E使用的AIM-9L。这个事实可以看出在载机导弹与目标交会前,载机位置早就已经进入对方的主动制导中距空空导弹的制导范围甚至全向格斗弹的攻击区。使用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敌机在R-27到达与目标的交汇点前十几千米距离上就可以完成导弹发射并开始进行规避机动摆脱。而苏-27还必须持续对R-27进行雷达引导,无法依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机动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