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对等离子隐形要辩证地看. 在飞机雷达特征强烈的局部使用等离子屏障, 可以减小整体雷达反射, 是有可能的. 但是对于制造巨大等离子气体轨迹的高超音速轰炸机, 等离子气体本身造成的雷达信号就异常强大, 不存在隐形效果. 不能非黑即白地看问题.
2. 根据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黑体的总发射辐射能量与其热力学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 而被动侦察手段的有效作用距离与辐射源能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换句话说红外探测器的有效作用距离与热源温度的平方成正比. 相应高超音速轰炸机对红外探测器的暴露距离与常规飞机相比因而异常巨大, 大幅度降低红外探测的难度, 敌方就可以使用数量众多, 价格相对低廉的小型红外侦察卫星实现对高超音速轰炸机的追踪. 要把这些卫星全打掉是不现实的.
3 .高超音速轰炸机的根本弱点, 就在于速度的增长提供的战术优势不足以抵消信号特征更快增加造成的战术劣势. 单纯依赖速度, 高度, 机动性来规避拦截是不现实的, 战争实践早已不容置疑地证明了这一点. 所谓高超音速轰炸机能实现雷达隐形完全没有物理基础, 而其红外辐射强度又异常之高, 使其成为极易追踪的目标, 所以说高超音速轰炸机是不现实的. 高M飞行器唯一可能有实用价值的应用领域就是作为可重复使用航天发射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