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4|回复: 8

美四代机、俄五代机三视图对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2 10: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俄新机三视角对比
QQ截图未命名1.jpg
QQ截图未命名2.jpg
QQ截图未命名3.jpg
QQ截图未命名4.jpg
QQ截图未命名5.jpg
QQ截图未命名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2 10: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有很多相似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2 15: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把YF-23也列出来比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2 18: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2张是YF-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0: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子真是今非昔比了,比美落后那么多年亮相的五代机,还不如美十多年前亮相的F22。而且毛子还是在印度的帮助下才把T50放飞到天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0: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很正常,苏霍伊选择这种综合借鉴YF-22和YF-23两种飞机设计长处的下代机设计方案也有可能,对于飞机设计而言,特别是参考性设计,类似于工业生产制造上的工程测绘,由于有误差,测绘仿照出来的产品肯定不如前者,如果光借鉴F-22的设计,由于相关设计细节不清楚,此外俄罗斯在材料、加工工艺和发动机技术上相对不足,其结果是性能肯定不如F-22,而YF—23的结构布局在隐身(主要是侧向)和超巡上相对F-22具有优势,如果借鉴YF-23设计,那么至少在隐身(主要是侧向)和超巡上还可以弥补与F-22的不足。而在机动性能上适可为止就可以了,毕竟人员和机体结构承受的过载有限,而今后随着导弹和瞄准火控系统的进步,近距格斗危险无比,很可能同归于尽,发生长时间的缠斗的概率极低,所以对载机高机动性能要求也就不再那么迫切了,而这种趋势已经在即将装备的F-35“闪电Ⅱ”上显而易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4 20: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如果两架战斗机进入缠斗,机动性差的只有一次机会,机动好得至少有两次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5 20: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比美落后那么多年亮相的五代机,还不如美十多年前亮相的F22。

不对啊,美20年前亮相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6 21: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俄机的屁股依然劈的很开,美机的依然夹得很紧。正如su-27与f-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inSky)

GMT+8, 2025-8-19 06:45 , Processed in 0.1271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