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ky)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1|回复: 2

[QA教程] 超视距空战会成为将来主要的空战模式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5 16: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最初的应用就会在军事上体现,也就是说当一项技术的突破,首先想到的是否用来杀人![s:15] (就这个说法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乐意与insky各飞友交流),作为一个模拟飞行游戏的爱好者,在虚拟的天空中体验飞翔的快乐,同时也要感受空中搏击的刺激,但Lockon是现代战机,装备中距空空导弹,还有地面及水面地空导弹,都在瞄准你,有时我还不知怎么回事就被击落了,再好的空中“拼杀“技艺没等施展,何谈空中搏击刺激?![s:15] 也许这也是飞二战战机的飞友的选择理由之一吧。


  所谓超视距空战是指敌我双方战斗机在目视范围之外,通过机载探测设备搜索发现和截获敌空中目标,并用中远程导弹进行攻击的一种空战模式。目视距离极限一般在10到12公里之内,这是近距空战的上限,而超视距空战的距离一般在12到100公里范围内甚至在100公里以上。12到100公里范围内的空战被称为中距空战,100公里以上的空战被称为远距空战,因此超视距空战包括中距和远距两种模式。

      在1982年5月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战斗机采用超视距战法用麻雀3 AIM-7F导弹击落阿方10多架飞机,占击落敌方飞机总数的20%,初步形成了超视距空战的样式。这一空战样式在海湾战争中达到了顶峰,共击落敌机达26架,包括4架先进的米格-29,这一数量占击落敌机总数的69%。



超视距空战与视距内空战相比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载机的战术动作样式减少,转换节奏放慢,过载明显下降
  由于超视距空空导弹大多具备全天候、全高度、全方位攻击能力,有些还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使超视距攻击范围急剧扩大,甚至实现了无禁区攻击。

二、载机的安全性增大
  在超视距空战时,为了保障载机的安全和为自己创造有利的作战环境,空战双方均力争将空战范围放在己方雷达探测区内,这是非常必要的,亦使载机的安全性大大增大,空战战术训练和海湾战争的实践亦证明了这一点。


三、空战从迎头打起
  在超视距空战中,为了有效缩短攻击前准备时间,作到先敌发射,其最佳方法就是将机载雷达和导弹都指向敌方,即空战必须迎头打起。

对超视距空战的分析:

  发生在80〜90年代的几次大规模局部战争,使人们看到了超视距空战这一新的空战模式所带来的威力,并逐渐奠定了超视距空战的基础,但同时必须看到目前超视距空战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远距离上如何有效地进行目标识别?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美国虽然有性能先进的空中预警机,但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的F-15战斗机差点击落海军的F-14;1994年,在伊拉克北部禁飞区,在有空中预警机引导的情况下,F-15还是将自己的两架直升机击落,震惊了美国朝野。因此,提高敌我识别能力将是今后长期的一个努力方向,而其能力不足将成为限制超视距空战发展的主要障碍。



如何识别隐身目标?

  F-117、B-2、F-22等隐身飞机的出现,给超视距空战构成了威胁,特别是F-22是美国今后25年里第一种全新的具有全频谱隐身能力的多用途空中优势战斗机,采用的隐身技术是继F-117、B-2隐身技术之后的第三代隐身技术,其RCS值仅为F-15的1%,且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该机的列装服役将对超视距空战产生很大影响。



机载反导武器、激光武器、自卫武器等新式武器的出现亦将对超视距空战产生影响

  机载反导武器具有摧毁空空导弹的能力(如俄制新型R-77空空导弹具有攻击AIM-54不死鸟和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的能力);机载激光武器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具有更强的反导能力;而导弹逼近和告警装置等机载自卫武器的投入使用可为飞机及时报警,以便采取措施进行规避。这些新式武器的投入使用,将减小超视距空战的作战效能。


采取适当战术战法,将对超视距空战产生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适当的战术战法,亦将对超视距空战产生影响。如适当增加参战飞机的数量,且在空战中适当增加接敌速度甚至采用超音速实施攻击,这样在短时间内,所有视距之外的目标同时遭到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极小,必将有残存的战机进入视距之内,进而带来近距格斗。同时在必要时可进行强力干扰,以同时牺牲自己的电磁环境为代价,制造磁盲,这样使敌我双方都无法进行超视距空战,只好接近到近距内再进行格斗,从而使二者的作战能力达到新的平衡。

  综合上述分析,在未来空战中,超视距空战的比重将会上升,但它不可能代替近距空战,因而会出现两种空战模式并存的局面。各种性能更好的近距空空导弹(如俄制R-73近程空空导弹及其后继型AA-11箭手,以色列的巨蟒4,美国的AIM-9X响尾蛇以及英国的先进近程空空导弹等)的不断涌现,亦说明了这一问题。

  因此,我们要适时进行超视距空战模式的研究,力争掌握它、精通它,同时不能忽略近距空战出现的新局面,及时跟踪新技术、新概念,作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未来超视距空战可能并已经开始成为空战的主要形式,但那种片面的一律轻视视距内空战和机动性的看法可以视为有点愚蠢。若以那种导弹视距外制胜论来设计战机和训练航空兵,未来他们将身受其害,后悔不已。推测发生视距内空战有主要以下几个可能性:

第一、导弹攻击不可能百分之百奏效,特别随着电子技术的进展和飞机性能的提高,战斗机的反导弹攻击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只要导弹攻击失败,现代战斗机的飞行速度都很快,双方将会很快进入格斗状态。

第二、尽管现代电子识别系统已经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是还很难十分准确地进行敌我识别,特别在多机空战态势下,很难肯定所面对的是敌机还是我机,或是中立方飞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继续靠近用目视或其他方法识别,一旦确定是敌机,必将有一方被击落。

第三、当交战双方的战机都很先进时,隐身性能及其他主要性能相近时,双方都很难在视距外发现对方和发起攻击,这时必然在视距内或近视距接敌并展开各自的空战动作。

第四、未来战机都注重隐身和反隐身,因此火控雷达在很长时间内不敢开机,以免过早暴露自己。而飞行员很难把握合适雷达开机的时间,这时使用光电系统搜索的几率会增加,于是双方发现对方并采取攻击动作时,两机的距离很可能到达视距内或近视距。


     以上资料来自互联网,我个人觉得不错,综合了一下收藏了起来,不敢独享,故分之。[s:17] [s:17]

[ 本帖最后由 pane 于 2007-5-15 17: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5 17: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超视距作战,在日后回发展会跟快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 但是超视距作战不会是固定死的。。。因为ECM。。等很多方面的因素。。近距的接触是避免不了 ,就象之前有人说有了超视距之后 飞行员要做的就是按一下 发射键而已!以后不用在去学BMF了!! 这肯定是错误的关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5 19: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导弹要打,机炮也要打!
想想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配备机炮的战斗机!

高技术含量的和低技术含量的,  福籁的机炮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照样击落“有技术含量”的对手,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nSky)

GMT+8, 2025-4-30 07:12 , Processed in 0.0756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