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ky)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5|回复: 4

找到了一些关于轰炸投弹技术的段子,大家看看学习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5 13: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105
1、战术核攻击
   在这种作战方式中,通常使用高-低-高飞行剖面。在弹舱内挂一颗重量1500kg以下的核炸弹,外挂3个副油箱,燃油共计9750L,起飞重量为21950kg。加力起飞后,在110km(60nm)的距离上爬升到9180m的高空,调整好航线和速度后转入用自动驾驶仪控制飞行。每隔20min(飞行距离为370km)驾驶员检查一次显示在雷达显示器上的误差,并进行修正。随着燃料的消耗,飞行高度和速度逐步增大,大约飞过1100km(600nm)后高度上升到10700m,速度增加到0.86M数。驾驶员在预先选定的距目标370km(200nm)左右的检查点,从火控雷达显示器上观察误差,并进行最后的修正。通过距目标185km(100nm)的检查点后迅速下降高度,在1830m以下的低空用超音速向目标突击,使用拉起投弹方式(LABS)投放核弹后自动脱离,爬升到11000m的高空,以M数0.92~0.95的速度利用自动飞行控制装置返回基地。到达机场上空后,使用自动着陆系统(ALIAS)或地面自动进场系统(AGCA)着陆。这种情况的作战半径为1480km。

2、低空攻击
   这种作战方式采用典型的低-低-高或低-低-低飞行部面。起飞后立即转入使用自动驾驶仪控制飞机飞行,在1830m高度以下用0.92M数的速度飞向目标。在这段时间里火控雷达把飞行航线前方1850m左右的地形显示在雷达显示器上,并自动地回避障碍物。驾驶员在预定的检查点上进行检查,并结与必要的修正。驾驶员能在雷达显示器上观察到飞机前方的地形,因此F-105D可以心越山岭和通进多年来狭谷飞行。通过最后一个检查点时,飞机速度已上升到0.95M数,此时打开加力,最后用超音速小角度俯冲向目标突入击。用上仰轰炸方式投弹后,半滚脱离目标;或用机炮或火箭弹攻击后拉起脱离目标。攻击后可从低空返回基地,或脱离目标后爬升到最佳巡航高度返回基地。投弹后从低空脱离并返回基地,或脱离后爬升到最有利的巡航高度返回基地。这种情况的作战半径为740km。

F-4E
(1)上抛(Loft)轰炸。这种投弹方式用于攻击防空火力强的目标。主要是投放威力大的核炸弹,但也可用于投放一般的武器。这种攻击方式的操纵如下:载机水平进入目标,在接近目标前急跃升,在跃升过程中投放武器,此后载机继续反转脱离目标。美国在越南用这种方法发射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攻击地对空导弹阵地。通常“百舌鸟”导弹载机从低空接近目标,在地对空导弹射程外飞机拉起,以45°~50°的上抛角发射AGM-45导弹,载机向反方向脱离。这样,即增加了AGM-45导弹的射程,同时载机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在投放核弹时,为了获得更长的抛物线弹道,通常在空气密度小、阻力小的高空(如10670m)投弹。
(2)即时越肩轰炸(INS O/S)。当所攻击的目标位置不清时使用这种方法。飞机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开始半滚拉起,在机头上仰角大于90°的某瞬间投出炸弹。主要用于投放核武器。
(3)计时越肩轰炸(T.O/S)。用于轰炸已知坐标的目标。根据已知的目标坐标,预先装定突防航线和突防速度,并选定轰炸参考点。在突防航线上通过目视或雷达识别参考点,并事先装定好从参考点到目标的飞行时间。在正确地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开始越肩轰炸。通常使用核炸炸弹。对已知坐标的目标也可进行上抛轰炸。选用越肩轰炸是为了保证低空进入目标的突然性和投放空炸核炸弹。
(4)直接轰炸(direct)。在俯冲中对目标投放武器。
(5)计时水平轰炸(T-L)。用于轰炸已知坐标的目标。与计时越肩轰炸相似,只是在水平飞行中投放武器。
(6)计时小角度减速轰炸(TLAD)。也叫小角度减速投弹(LADD)。与越肩轰炸一样,低空突防和采用参考点。在预定的拉起点转为45°跃升,在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投下带减速伞的核弹。目前也常用于投放“蛇眼”等减速炸弹。

A-7
(1)空中遮断
   通常采用“高-低-低-高”飞行剖面。出航后在高空采用经济巡航状态飞向目标,距目标93km(50nm)时转入低空,用888km/h的高速进入突防,在目标上空作战5min,然后退出从高空返航。这种作战方式的作战半径取决于载弹量和是否使用外挂副油箱。例如,外挂3400kg武器时,只使用机内燃油时的作战半径为1018km(550nm);外挂2个副油箱时的作战半径为1295km(700nm)。
(2)近距空中支援
   这是一种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行动的状态。通常是外挂2个副油箱、4枚“小斗犬”空对地导弹和2枚自卫用的“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滞空高度通常是1500m,当滞空时间为1h时则作战半径是926km(500nm);当滞空时间为2h时则作战半径是500km(270nm)。

急跃升俯冲轰炸:
攻击的飞机由低空或超低空突入目标区,在距目标几公里处急剧拉起,同时航向偏转约90°,当飞机上升到2000~4000米高度时再转向目标俯冲投弹。攻击飞机由于航向和高度不断变化,不易被地面防空炮火击中。(貌似这个也叫反指挥仪机动)

目视俯冲进入拉起轰炸
这种方式简称俯冲轰炸,飞机以大于10°的俯冲角俯冲,驾驶员用瞄准具光环套住目标。计算机根据目标相对高度和俯冲角或雷达测得的距离和俯冲角确定飞机相对目标的位置。计算结果用求解指示灯和/或瞄准具光环上的距离指示显示给驾驶员,驾驶员进行手控拉起和投弹。在此状态里,计算机通常按小角度(低抛)拉起投弹进行计算。当低抛不能实现时,计算机自动地转换到按大角度(高抛)拉起投弹进行计算。低抛拉起投弹时躲避机动的过载通常是4g,高抛拉起投弹时作同样机动的过载小于4g。

目视识别点(VIP)轰炸
这是一种水平进入的轰炸状态。可以是低抛拉起、高抛拉起或水平投弹。在这种状态里飞机沿地面跟踪航迹水平飞行通过已知的识别点和目标。飞机在识别点上空时驾驶员压下冻结/射击按钮。此时计算机接受装定在识别点距离按钮的信息。如果飞机装挂的是减速炸弹,则计算机根据预先的选择,可进行自由降落、低抛拉起、高抛拉起或低空投弹的计算。

目视目标识别点(VTIP)轰炸
这是一种水平进入拉起投弹的轰炸状态,通常叫“越肩投弹”。飞机沿地面跟踪航线通过目标,在目标上空驾驶员按下冻结/射击按钮,随后完成殷麦曼反转机动(半斤斗),炸弹从越肩位置投出(高抛拉起投弹)。

雷达识别点(BIP)轰炸
在这种状态里计算机完成的计算基于在水平飞行中把计算机冻结(通过压下冻结/射击按钮)在已知的斜距和与识别点的偏差距离上。斜距信息用距离游标显示在雷达显示器上。计算机根据飞机航向和识别点航向及相对目标的距离计算到识别点的偏差距离。偏差距离用方位偏差游标显示在雷达显示器上。雷达显示器显示的地形图能使飞机不用通过识别点而沿正确的航线飞向目标,当两个游标交会并与识别点图象重合时,驾驶员压下冻结/射击按钮和完成所需机动。

投放减速炸弹
除俯冲轰炸和目视目标识别点轰炸外,在其他轰炸状态中均可投放减速炸弹。在减速投放状态里,由驾驶员确定安全时间间隔。当进行减速投放时计算机比较器必须有专用的可更换的存储部件,以便建立有关炸弹的类型、投放方式和悬挂位置的修正。计算机计算出正确投弹数据时绿色指示灯亮。

[ 本帖最后由 wj10x1963 于 2009-6-15 13:5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15: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s:17] [s:17] [s: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15: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喜欢记好目标坐标,输入DED,用GM的STPT,结合CCRP进行上抛轰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21: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顶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21: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东西~~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nSky)

GMT+8, 2025-5-18 12:18 , Processed in 0.0222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