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中国独立研发先进战斗机歼12备战台海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近日刊发文章称中国正在独立研发先进武器装备以实现自身的意图。
文章说,中国努力瞄准未来10-15年的先进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包括先进战机、空射武器、空中加油机和战略运输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在内的武器装备,其中很多是为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做准备。
文章说,多年来,中国在军事技术革新方面依赖俄罗斯,但如今,北京几乎能够与莫斯科平起平坐,中国在苏-27基础上研制的歼-11B战机配备了国产雷达、国产发动机和国产空空导弹。歼-11B上配备的中国产霹雳-12型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虽然有一些俄罗斯方面的影子,但它比俄制R-77空空导弹具备更优良的动力性能。
文章提到,在其他项目上,中国正在研发的下一代战机F-12引人注目,此外,中国还在发展能够对机载雷达进行干扰的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以及定向能系统(例如高能微波、射频和激光)等先进装备。上述武器可能是针对台湾进行进攻性部署做准备,同时将陷(驰援台海的)美军于困境。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王启超报道。
中国下一代战机和YF-23最具特色的设计都是外倾的 V形全动尾翼,取代了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的传统结构。不过YF-23采用了大幅度尾翼外偏的设计,以确保隐身能力,但相应的尾翼效率也降低了。相比之下,中国下一代战机采用小幅度外倾设计,处于隐身要求的下限,是综合权衡了隐身和机动能力的结果。
全动 V 形尾翼的设计对于改善飞机隐身特性是极为有利的。而且由于减少了操纵面和相应的控制机构,也有助于飞机减轻重量和减小阻力。但除了操纵面负荷问题外,这种设计必然面临的一个考验就是飞控系统的复杂化。
V形尾翼的偏转控制是相当复杂的,一物多用的设计必然会加大飞控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研制风险。而飞控软件的编制恰恰是飞控系统设计难点之一。自电传飞控系统应用到第三代战斗机以来,大多数一流战机都在这上面栽过跟头,包括F-22在试飞期间也因飞控软件问题坠毁过一架。前卫的YF-23没有得到保守的美国空军的青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如此。
不过,中国歼-10飞机研制试飞创下了“0坠毁”的第三代战机研制奇迹,有理由相信中国航空科技人员的飞控软件的编写水平已用足够的能力去应对这一挑战。
如果采用V 形尾翼的飞机又采用了推力矢量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得到缓解,对改善机动性和敏捷性也有好处。
但YF-23并没有采用推力矢量发动机,一是当时美国的推力矢量发动机也没有完全成熟,采用会进一步增大研制风险,二是其设计思想过度追求隐身能力。YF-23的上置式沟槽式尾喷口源自B-2的后机身设计,可以减小飞机的后向雷达反射截面积和提高红外隐身能力。这种设计对于轰炸机是合适的,对战斗机则不一定了。上置式沟槽式尾喷口也使得发动机喷管无法矢量偏转。
目前来看,俄罗斯的AL-41推力矢量发动机已经基本成熟,如果中国下一代战机能采用俄制或者国产大推力推力矢量发动机的话,会实现隐身能力、机动性和敏捷性的协调统一。从图中看,中国下一代战机的尾部已经预留了推力矢量发动机尾喷口机动的空间。
前机身内主要设置雷达舱、座舱、前起落架舱、航电设备舱和导弹舱。前机身前段横截面近似一个上下对称的圆角六边形,然后逐步过渡到圆形横截面,最后在机身中段与机翼完全融合。
后面的进气道和发动机舱部分,其横截面仍是梯形,并以非常平滑的曲线过渡到机翼或后机身,这种方案有助于减小阻力,也是很好的隐身设计。
尾翼采用宽间距布置,避开了机身有害涡流,而充分利用了鸭翼有益涡流,因此改善了剧烈机动状态下俯仰、滚转和偏航控制。
网友绘制的沈阳飞机研究所(601所)第四代战斗机方案接近F-23,但是使用已经在歼-10战机上获得验证的鸭式布局,而且主翼选型也没有采用YF-23所采用的隐身效果最好的菱形机翼,而是普通、但是机动性能更好的后掠梯形机翼。这样可以提高机动能力,在隐身要求和气动性能上取得平衡。
另外不采用菱形机翼,则机翼体积也有所缩减,机翼主油箱容积相应减少。因为考虑到隐身问题,下一代飞机作战时大多不能外挂副油箱,所有燃油必须由机内油箱装载。对于担当“世界警察”全球干预的美国来说,战斗机的跨战区航程要求比较高,对航程相当重视;而对以国土防空和周边作战的中国空军而言,则没有必要追求特别大的航程。这样的选择是可以接受的。
两相对比,中国下一代战机的机身长度明显长于F-22,这意味着即使在飞机最大横截面积相当的情况下,中国下一代战机可以获得更平滑的横截面积分布及变化率,也就意味着更小的跨、超音速阻力。不难看出,中国下一代战机选择了超音速性能,显然是体现了高速出击高速拦截的理念。

中国航空科研人员对F-22模型进行吹风试验,获取数据(来源:一航集团在航展上播放的宣传视频)

这是公开媒体透露的一张早期气动加热计算模拟图(来源:一航集团主办的《国际航空》杂志)

如果采用V 形尾翼的飞机又采用了推力矢量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得到缓解,对改善机动性和敏捷

网友想象绘制的成都飞机研究所(611所)下一代战斗机想象图,在歼-10的气动外形基础上放大、进行隐身化改造而

网友想象绘制的由沈阳飞机研究所(601所)研制的中国下一代战机发射中程空空导弹

俄罗斯米格设计局的1.44试验机,是从苏联时代就开始的下一代战机原型机,目前该方案似乎已被放弃。但中国下一代战机似乎吸取了一些1.44试验机的设计特点,像是YF-23和1.44试验机的融合方案。

YF-23模型,YF-23在美国空军的招标竞争中输给YF-22,并非是因为其不够先进,而是某些部分在当时来说过于超前

网友绘制的沈飞第四代战斗机想象图,使用和歼-10一样的机腹进气方案,采用S形进气道的隐身设计,由于进气口靠近机身前缘,再加上机头部分的精心设计,附面层厚度不大,因此不再像歼-10需要采用复杂的附面层分离板,极大地减小了雷达反射特征。

资料图:俄罗斯米格设计局第五代战机设计草图,该方案很接近于F-22

图片说明:俄军第五代战机T-50方案空中巡航想像图

美国正在研制定向能武器

未来太空定向能武器攻击地面目标想像图

YF-23是一种带有科幻色彩的迷人战机

更为先进的YF-23方案被F-22击败,主要是美国空军的保守策略所致。而处于跨越式发展的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势必要在综合总结F-22、F-23和俄罗斯1.44等特点的基础上,研制自己更加先进的下一代战机。

实际上,提前透露模型方案在中国上一代战斗机研制时就有先例。这张李鹏总理于1991年听取航空航天部部长林宗棠汇报歼-10早期型方案的照片,90年代中期就刊登在公开出版的书籍上.

正式亮相的歼-10除进气口变化外,基本与模型相同

2005年底,上级领导视察沈飞,左下角即为新型战机模型(来源:国防科工委网站)

中国新战机设计可能借鉴美国空军YF23的外形设计

中国空军未来战机想像图

中国第四代战机全外挂展示想像图

中国第四代战机空中作战示意图

网友猜测中国第四代战机或采用前鸭翼双垂尾双发布局

另一种方案的中国四代战机设想图

中国歼12型第四代战机外形效果图

国产歼-11B原型机

国产PL-12中距空空导弹
俄制R-77中距弹
更多详情点点击这里 |
ini, lock, 视频, FTP, lock, 驾驶仓, TAG, FTP, 怎么没了FLASH连接, СС, 1111, 图片, HUD, 编队, SPY, 飞行模拟, ILS, LOFC, lock, 彩虹六号, 提醒, 晕啊, WOE, 707, FSX, lock, 错了, lock, 补丁, insky, F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