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ky)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8|回复: 3

[自由之鹰] 旧德国简史以及文化的重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1 14: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旧德意志帝国(Deutschland)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

古罗马帝国在拓展边界时在法兰克福建立了一个前哨站,这个就是现在的Frankfurt am Main了,而再向北,他们的远征军被生活在丛林里面的野蛮的条顿人消灭了,当时德国好象还没有历史。

条顿这个词在古德语中是人民的意思,现在的德语是Volks,而条顿这个词现在明显有贬义。

矮子呸平以及他的儿子查里曼大帝建立的法兰克帝国为欧洲许多国家的前身,包括德国和法国。随着国家的解体,王位被传给许多子孙,形成许多诸侯国。法国是最强大的,那时候还没有德国。后来德国境内的比较强大的诸侯是普鲁士和萨克森等,这些人是雇佣兵,嗜血而且骁勇善战。但是他们都不是很强大,通过小诸侯推选选帝侯作为领导者,但是谁也不听谁的,知道Bismark成为宰相后才强大起来,以至能打败夙敌-法国。

一战的原因是欧洲的帝国之间抢夺殖民地,没有什么正义非正义,尽管德国失败了,但是他们士兵的素质让对手不寒而栗,死亡率1:2.5。随之而来的是战争赔款造成其国内的通货膨胀,民不聊生。Hitler当权有其必然性,独裁政府可以更为有效的治理国家(人民政治生活就。。。),他头4年任期内的成绩有目共睹,国家富足,出生死亡率世界最低,建设西壁高速公路,以及扶植起大众汽车公司(Volks Wagen)。他利用了人民几百年的压抑感,也唤醒了旧德国人残忍的本性。

二站本质仍然是领土和殖民地之争,但是掠夺和屠杀又使人们看到了德国嗜血的一面,德国在欧洲是工业化比较晚的国家,但是凭借他们细致的性格和扎实的学习方法,科技并不落后,在一战的日德兰大海战我们就看到了德国舰炮的优秀工艺以及其军队良好的训练水平,当时的海战人们形容成一群鸡蛋在抡着锤子乱砸,但是德国鸡蛋的锤子远比英国的扔的准。优秀的工艺和对待工作严谨细致的作风是德国人的特点,也许你经常看到他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但是他们骨子里面还是非常细致的。这种工作态度被使用到各个领域,在军事设备中则体现了质量上乘的武器,但是费工费料,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力很差,很保守,在战争最困难的时候,仍然努力保持这种工作方法。

东线战场是历史上最残酷的战场,2个性格相似的领袖为了自己的意志在屠杀人民,对于他们来讲,生命都是数字而已。苏联军人同样是令人尊敬的对手,他们远比德国人顽强,当然,战争前期美国的援助是非常重要的,帮助其度过了最困难的战略调整阶段,但是苏联的军工设计也把忽略人性的特征发挥到了及至。

在伊尔2的的游戏我们看不到苏军飞机的劣势,其实苏军飞机是非常简陋的,很多都是木制结构为主,飞行员非常不舒适,也很不安全,所以苏联的军人比德军更顽强。其实二战中伊尔2才是最棒的飞机,如同T34和M4sherman一样大名鼎鼎。

战后无疑是美国人改变了德国和日本,即使现在德国,日本有相当多的人心里深恨美国人,但是他们的子孙已经被彻底改变了,他们接受了民主,也接受了人性化教育,懂得了对生命的尊敬和对死亡的恐惧,在这方面,美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他们文化中关注细节,细致扎实的学习工作特点被保留了下来,成就了现在的经济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15: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Bismark 德国脾斯麦

奥托·冯·俾斯麦,普鲁士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奉行铁血政策的强硬政治家。1815年4月1日出生于普鲁士一家大贵族地主家庭,属于容克体制下的封建地方豪族势力。进入大学学习后,俾斯麦强暴蛮横、凶悍粗野的个性更加彰显出来,早校期间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管理自己的两处领地。1848年,德国爆发革命,俾斯麦在自己的领地上组织起军队,准备武力镇压革命。1851年—1858年,他担任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 ,1859年任驻俄大使,1861年改任驻法大使,1862年得到国王威廉一世的赏识,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是坚定的大德意志主义者,他认为德国必须统一才能完成帝国的振兴,为此,他极端奉行铁与血的意志,并坚决捍卫王权的绝对性。多年的外交生涯使他对欧洲各国的关系及利益矛盾了如指掌,尤其是对俄、法统治者的内心想法更是非常熟悉,这就使他当上宰相后深知该如何使用武力去对付敌人。俾斯麦当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邦议会上发表了他的首次演说,他非常激动地说道:“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他的武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15: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凭借他们细致的性格和扎实的学习方法,科技并不落后。

优秀的工艺和对待工作严谨细致的作风是德国人的特点,也许你经常看到他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但是他们骨子里面还是非常细致的。这种工作态度被使用到各个领域,在军事设备中则体现了质量上乘的武器,但是费工费料,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力很差,很保守,在战争最困难的时候,仍然努力保持这种工作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6: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德兰海战

这场战斗是德国为了争夺北海出海权发起的,是以弱对强的典型战例,结果是英国损失大于德国,但是德国海军没有能够冲出北海。

海战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英德两国不同的设计哲学。英国建造的舰只强调的是速度和火力,而牺牲的是装甲防护力。德国军舰则在降低航速和武备的基础上强调更好的防护力。德国在技术上的熟练显然胜过英国人。他们装有定时信管的穿甲弹穿过英国船壳爆炸,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英国炮弹往往碰上装甲即炸。英国方面使用的火药也存在着问题,其更易燃易爆。而皇家海军在运送弹药时不关闭弹药舱门,这也是一个致命的失误。在至关重要的防火系统方面,德海军更是优越得多。德国人在多格尔沙洲一战后,注意到了弹药储藏室和弹药输送机也能导致弹药库火灾,立即对这两个部分进行了封闭改装,海战中炮弹在德国炮塔里爆炸,不会引起进一步的损害,防护得很好的垂直信道,防止火势下窜到弹药库。而皇家海军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至少三艘英国战列巡洋舰的炸裂,是由于炮弹在炮塔里爆炸时,引起了下至火药甲板的一系列炸药的爆炸。没有一艘德国船因这类缺陷而丧失。同样双方运送发射药包使用的容器也有区别,德国人对发射药用金属容器封闭运送,而英国人则仅仅用蚕丝口袋包裹。德国船的上甲板在长射程的炮战中提供了较好的防护,鱼雷在它们加固了的舷侧爆炸,造成的损伤也较小。而且,德国在信号技术、测距和夜战设备方面,也都超过英国主力舰队。英国海军设计师集中注意力于速度和大口径大炮,而忽视了其它必要的改进,在这次战斗中皇家海军的这种缺陷是很明显的。1918年初,贝蒂在海军部的一次会议上说,“现在必须认为,德国的战列巡洋舰中队的确比我们的优越。”-baidu,日德兰海战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nSky)

GMT+8, 2025-5-15 17:17 , Processed in 0.0227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