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ky)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的骄傲

热度 1已有 432 次阅读2008-12-31 20:11 |个人分类:战斗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在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其目的是退役和更换20世纪50和60年代设计的老式战斗机。虽然中国空军在过去15年中一直如火如荼进行现代化建设,但是中国空军仍处于转型阶段,一方面还装备大量老式装备,另一方面不断发展现代装备、作战条令和高作战能力。曾经构成中国空军战斗机部队主力的数千架歼-6战斗机已经退役,但仍有1000多架老式歼-7和歼-8战斗机在部队服役。中国空军从俄罗斯采购了32架苏-27UBK和73架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组装了116架苏-27/歼-11战斗机。中国空军制造62架国产新型歼-10多用途战斗机。中国还正在研制和采购各种力量倍增器,如先进的运输机、加油机和机载预警飞机。

中国空军认为,一支经过严格训练,装备先进战斗机、高级精确制导弹药和各种力量倍增器,实现指挥、控制和情报网络化的现代化空军就一定能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这支部队不仅能够执行防空和支援地面部队打击现代敌人等任务,而且还能进攻打击远离中国边境的地面和海上目标。新型空军将实现机载预警飞机、空中加油机和情报搜集和干扰飞机等保障飞机的作战一体化,提高作战飞机效率和提升作战能力。中国空军现代化建设还包括采购大量先进运输机,提高空降兵在国内外执行作战任务时的效力。

中国未来空军将会装备数量更少、但战斗力更强的战斗机和保障飞机。然而,中国空军的总体规模以及从国外采购的战机与国内自行研制的飞机的具体数量仍然是一个公开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从不同角度考虑空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计划中的地位以及它在未来作战任务中所要发挥的潜在作用说明中国空军未来部队的结构。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空军的现状和其对未来的影响,然后转而说明促使北京做出现代化建设决定的潜在影响和各种任务。这些影响已经推动中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

不断发展的部队

中国空军正处于转型期,它不仅装备大量在80年代就已经服役的老式战机,而且装备一些计划在未来数十年内列装部队的先进作战飞机。未来空军将会是一支规模更小的部队,它主要装备第三代和第四代多用途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中国是自行研制还是从国外采购新型轰炸机目前还不确定,但是携载先进的巡航导弹将使现有的轰炸机更有效执行多种任务,包括反舰和对地攻击任务。新型空军也将全面实现机载预警飞机(AEW)/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飞机(AWACS)、空中加油机、情报搜集和信号干扰飞机等保障飞机的一体化,从而提高作战飞机的效率和提升作战能力。中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也包括采购大量更先进的运输机,提高空降兵在国内外执行作战任务时的效力。中国空军将继续实施地面防空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寻求发展更有效的防御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手段。

曾经构成中国空军战斗机主力的歼-6战斗机已经全部退役。中国空军未来主力战斗机正陆续进入部队服役,但是中国空军未来战机总量以及从国外采购的战机与国内自行研制的飞机的具体数量尚不明确。中国空军已经装备苏-27、苏-30、歼-10战斗机和先进的地空导弹15了。歼-11(中国自行组装的苏-27)的装备部队不断补充苏-27和苏-30战斗机部队的实力。沈阳飞机造公司与俄罗斯最初的合作只是将俄罗斯提供的战机部件进行组装,但是沈阳飞机造公司计划在歼-11战机中逐渐增加国产部件的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北京关注的是俄罗斯向中国提供苏-27战斗机并不是最先进的,并且俄罗斯向印度提供的苏-27战机要比中国的先进。据称,珠海航展展示的苏-27SM拥有一些升级部件,包括多用途液晶显示器,综合有激光陀螺仪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受机的精确导航系统,旨在解决中国关注的问题。中国继续向俄罗斯采购苏-30战斗机和组装歼-11/苏-27战斗机。

歼-10是中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第四代战斗机,这种受以色列“狮”式战斗机影响的高作战力多用途战斗机将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机种。歼-10具有空中加油能力,极大提高飞机的航程和战斗灵活性。歼-10已经进入量产,据称,已经制造出60架飞机,足够装备两个飞行团。
中国空军也可能装备枭龙/FC-1战斗机,该型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飞机,也是中巴航空企业合作的产物。该型机最初研究称之为超-7计划,目标是为歼-7装备更先进的发动机和西方航空电子系统,使其成为战斗力更强但是价格却相对便宜的机种。据称,中国空军对枭龙战机的采购并不热心,但是成都飞机制造公司正在奋力争取空军采购一定数量的该型机,以验证该型机的性能好方便出口。对于空军正在采购的第四代战机来说,枭龙战机提供一种费用低廉的方案。

除战斗机外,中国空军将继续实现对地攻击和轰炸机部队的现代化。空军提升对地攻击能力的努力包括研究歼轰-7“飞豹”战斗机。尽管歼轰-7是一种多用途战机,但与现代战斗机相比,它的空中格斗能力就非常有限,因此主要用来执行对地攻击和反舰任务。歼轰-7能够携载C-801/802反舰导弹,最初主要装备海航部队。目前,空军也装备了约20架歼轰-7战机。据称,中国空军对歼轰-7也不太感兴趣,仍偏向采购更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

轰炸机部队现代化比空军在对地攻击机上付诸的努力更不确定。中国空军恢复了对轰-6飞机的制造,但是重点放在能够携带反舰导弹和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的新机型的制造上。中国军事网站公布了一些关于轰-6飞机、携载巡航导弹的轰-6D改装型飞机和空中发射巡航导弹的轰-6飞机的照片。轰-6型机防御系统较弱,易受敌防空系统攻击,因此它将作为一种防区外平台在敌防空系统射程外投放巡航导弹。目前外界还不清楚中国是否从俄罗斯采购图-22和图-95轰炸机。中国媒体已经公开讨论了这两种轰炸机的利弊,但是中国空军还没有决定采购任何一种轰炸机。有消息称,中国空军采购新型战略轰炸机的唯一原因就是阻止美国参与台海战争。一些分析人士称中国若采购重型轰炸机将会导致亚洲军事力量失衡。

中国空军还将研究和部署力量倍增器,提高作战飞机的战斗力。这些力量倍增器包括空中加油机、机载预警机、电子战和情报搜集飞机和支持对国内外突发事件做出反应的运输机。伊尔-6加油机可以为苏-30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目前中国空军已经从俄罗斯定购了4架伊尔-76,但是由于制造问题一架也没有交付给中国。轰油-6加油机可以为歼-8和歼-10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加油机部队的壮大和伊尔-78的交付将扩展可加油作战飞机的航程和续航力。

中国空军几次努力采购和发展机载预警飞机/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飞机,但是目前的有关报道表明中国在这方面仍未取得较大进展。有消息称,中国空军装备机载预警飞机要比装备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飞机更有利一些,因为它只需要对目前的作战实践作少许的更改。据称,中国在1996年与以色列签署采购A-501费尔康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的合同,但是受到美国克林顿政府的压力,以色列政府2000年7月取消了这份合同。中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机载预警机采用伊尔-76作为平台,安装自行设计的阵列雷达,命名为空警-2000。据称,该机的研究和发展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2006年6月一架原型机坠毁使得研究遭受极大的挫折。第二种自行研制的机载预警平台为空警-2,该型机是在运-8X基础上研制。空警-2和空警-2000飞机上都安装了与歼-7、歼-8、歼-10、歼轰-7和轰六等战机相兼容的数据链。这两型自行研制的预警机都安装了阵列雷达,中国空军还努力实现运输机部队的现代化,主要是采购伊尔-76、运-8和运-9和安-12运输机。除了采购专门的运输机外,中国空军还要求民航的商用运输机在战争时帮助运输物资。


未来部队规模
上一部分说明中国空军正在实施现代化和空军已经装备和即将装备的一些战机和系统。但是,未来空军部队的总体规模仍不清楚,空军最终装备战机的数量和比例仍然不明了。许多影响因素和观点将决定空军未来规模。中国领导人必须在某些竞争因素之间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平衡。这一部分主要说明可能会影响空军未来规模和构成的五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集中在中国外部安全环境、潜在威胁衍生出来的军事任务,执行这些任务所必要的空军战斗力和部队结构。1991年海湾战争向中国展示美军强大的作战力和先进作战理念能使一个国家不堪一击,这促使中国加大力度建设一支更先进、战斗力更高的人民解放军。从1993年开始,台湾独立势头不断加强这一进步加速了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台湾问题威胁着将中国及其空军带到与美国的直接对抗上,1996年台海危机时,美国派遣2艘航母到台湾海峡附近海域更加突出了这种对抗的可能性。决定今天空军的大部分飞机采购和研究计划都是在中国领导人加大对台湾独立关注力度之前启动的,包括采购苏-27,研究歼-10战斗机和建造加油机和机载预警机/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飞机。台湾独立威胁使中国空军通过采购和合作生产俄罗斯多用途战机,如苏-30,从而在短时间里具备作战能力,同时减少对加油机和战略轰炸机的需求。

对国际安全环境的总体评估将继续影响中国全面的国防预算和军队建设可用资源,但是特殊的意外事件可能更直接影响到中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某些这样的情形包括在相对有利的安全环境中,中国空军专注执行防空任务,这可能包含更注重沿陆地和海洋边境线进行空军基地和防空设施建设,相对忽视对远程攻击能力建设。这种情形里,中国空军将降低远程轰炸机和空中加油机的重要性,包括减少对加油机的采购。在另一种情形下,中国空军集中向东亚和南海进行力量投送,确保空军有能力保护中国的重要海上交通线。这将可能包括更注重提升空中加油能力,进行海上的飞行训练和长航时海上巡逻和提高情报搜集和战略轰炸能力。这种情形将会使空军与海航部队在这些任务的责任上发生冲突。第三种情形是更加关注来自日本和印度潜在威胁,这一情形也会包括关注在台湾问题以外美空军所构成的危险。这种情形对中国空军的要求更为严格,需要空军更加注重训练,对抗装备优良的其它国家空军。

中国空军可能重新部署装备,提升攻击印度和日本的能力。中国空军由于缺少海外基地限制了战术飞机的对远程作战行动所做出的贡献。空中加油能帮助延伸战术飞机的作战航程,但这并不是海外基地的最佳替代品。在一些情形下,空军相对于海军和二炮部队为争取预算资源可能会处于一种不利局面。

评估空军未来规模和中国军队现代化规划的第二种观点是了解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利益相联系的潜在军事需求。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全球一体化加剧了中国对国外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同时中国需要进入国际市场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刺激中国会采取更激进的外交政策,最终可能要求空军执行新的军事任务。对中国空军来说,不断扩展的国际利益转变成新的军事需求的程度将取决于中国领导人如何决定寻求他们的利益和军事手段的相对价值(特别是空中力量)。目前,中国领导人一直强调中国和平发展,不重视使用武力追求国家利益。如果这种观点得以继续,那么中国空军最可能的新任务就是支持世界维和任务、灾害救援和将中国公民撤离冲突地区。向战争提供资源的一种更积极观点可能产生对一支能够实施远征作战空军的需求,但这看来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形下,空军需要增加对运输机的采购。

第三种评估中国空军未来规模的观点集中在中国领导人的优先考虑事项方面,包括大量战略的、发展的和政治的目标。根据这一观点,空军部队规模取决于领导人估计空军战斗力投资的回报相对于资源在其它方面使用的回报。很明显,中国领导人对国防开支与经济发展保持适当比例非常关心。2006年的中国国防白皮书要求“协调国防和经济发展”。但是,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能有明显的协作。由于军事开支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利,因此领导人可能支持部分的额外的军事开支(特别是在研究和发展方面的开支)。领导人也可能将增加国防开支的作为保持军队对共产党忠诚的一个手段。最近,国防开支增加的很重大的一部分用于提高军人的工资水平和改善军的生活水平。如果不详细了解领导人对空军战斗力成本效益的考虑,是很难知道空军的特定的规模的。

第四个观点集中在空军战斗力投资回报相对于它军事手段投资回报上。空军未来规模取决于空军对人民解放军完成任务和实施作战计划的整体能力的相对贡献。中国空军的主要任务一直是防空,支持地面部队作战是第二大任务。执行防空任务需要战斗机、防空导弹和防空高炮等防空系统紧密协调。尽管中国空军一直担负着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任务,但是它一直不能够执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并且执行轰炸和空中遮断任务支援地面作战的能力也有限。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DAVIDSON. 2018-1-8 16:57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nSky)

GMT+8, 2024-6-10 01:46 , Processed in 0.0155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