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舰控制律】若干种着舰方案的合并【竞选】
·LNDG。·
·
就是Su27/Su33的屏显上右下角的显示。按左边键盘上的1键,按两下,就是这个符号“LNDG”,这是计算机导航模式。
·
·
·
·
我们飞行,第二种方案被输入于飞机计算机中。航线是第二种的。否则就是第一种,LNDG模式,跟着圆环,你会看到,进入到预算好的数据定点时,成负角度-1度至0度下滑,到达离近航母甲板时时,跟着圆环会上升到角度在+1度至5度之间。
·
·
下滑角度计算法
·
高度,速度,距离,三个参数确定在一定范围,就只剩下下滑角度的问题。也就是三者形成一个函数参数,两个未知量就剩下值域角度、落点问题,根据落点,确定角度。最后形成着舰控制律。这是一个方案。(注意那个速度是变动的,通过变动,获得落点时的飞行速度,下降速度)
·
保持进入计算法
·
开始是负角度下滑,后来就是速度保持在某一范围,从某一距离、某一高度开始,飞机在这个速度范围,仰角(2、3、4、5度)状态,升力不足够,自然低速下落,下降率很低,也是落到定点上。这是现在最普遍的,通过自动驾驶,你可以看到这个数据,是这个情况。没有上面方法那种安全感。但是没有上面那种方案的负角度下滑再最后仰角的缺点。所以采用了这种。而我采用上面那种,尤其深夜着舰美国航母。自由飞行模式,就必须会第一种方法,也必然是第一种方法。这个不是目视,这个是计算的结果。深夜看不清,看角度,看进入范围的速度高度距离值,就能确定下滑角度,它是必然准确的落到甲板的安全范围内。
·
·
但它们做的都是斜率很低的接近于直线斜下滑的抛物线运动。都是不确定固定数据,但确定在一定范围。
·
·
空气方面的问题,航空母舰的行进方式,我想过后,觉得,它应该是走 Z 这个形状的行进方式,(船只有时这么走,帆船必然)因为什么呢?
·
(我觉得,着舰法比着陆法苛刻。侧风的影响,尽量要避免,所以,航空母舰行进中,有战机飞行任务时,航母在行进中,横行一段或者斜行一段,使得逆风或顺风,飞机才能避开侧风。这种办法,我想除了特殊战况,一般都要这么做,着舰,避免侧风。侧风很危险,对于着舰,那就是让你海边儿凉快儿去!或者航母塔台撞上去,侧风才不管你那个呢!吹死你!别说大风了......)
·
·
·
·
··
第一种方案
·
到达甲板时的速度是小于300的,不低于270.接舰速度,是280左右,普遍。落舰接地速度,小于2米每秒。因为进入高度范围是在200米至150米之间,下滑角度在-1度至0度,所以到达甲板时,刚好可拉杆小角度仰角落地,落在甲板起始点10米之后。
·
·
就是一般着舰方案,落舰速度也是相同的。没勾上,离舰速度也是相同的,都是250左右,如果加油门迅速,离舰速度大于270。这个情况都立即加油门。所以着舰控制律不尽相同,但是效果相同。安全性相同。之所以一般着舰不采用此种方法,是因为这种方法,实际上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
·
一般着舰是保持速度,再匀变减速,着舰;
·
这里采用的方案是角度下滑计算的“获取”法,就是在变动的过程中,到达定点,获得某一速度范围,获得某一高度,获得某一下降速度比较低的方法,非常安全。正确,合理。
·
这个只是说了两种方案,另外的,其他的方案还有。
·
第一个方案的数据,方法,属于个人军事机密,恕不外传!
·
·
我谢谢你们!有这些个话就够了。
·
那些个仪表,那些个规制飞行,都是计算好的。愿意飞成品的就飞成品。
·
新的产品,就是飞新计算的飞行控制律,LNDG中没有,能改Su33的计算机,我一定给它改了,改成我计算后的着舰线路,控制律,百分百比它更好!比它更安全可靠!要飞计算机导航,我也要飞我计算好的控制律,哈哈!^_^,那就好极了!。
·
·
[ 本帖最后由 飞行诗人 于 2009-2-22 14:18 编辑 ] 合着您老是一天一段啊,佩服佩服。 第三种呢,就是阶段法。分阶段下滑,分阶段保持高度、速度,直至获得落点数据范围,也是第二种方案最后的阶段。
·
我们现在的飞行,是在用已经计算好的输入于计算机的方案
·
不然的话,圆环就是另一种态度。
·
因为lock on中飞机的计算机不能编辑,所以,上面的其他方案,只有数据,没有LNDG。若按照第一种飞行或第三种飞行,就须看仪表数据,获得计算好的数据范围,开始执行操作计算过的动作。
·
[ 本帖最后由 飞行诗人 于 2009-2-21 15:04 编辑 ] .......连载啊?
回复 4楼 Eagle—093 的帖子
连载长篇史诗。 写错了,后来我改了,是LNDG。·
·
就是Su27/Su33的屏显上右下角的显示。按左边键盘上的1键,按两下,就是这个符号“LNDG”,这是计算机导航模式。
·
·
· 很明显LZ没有开俄文座舱模式 我座舱和HUD就用的俄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