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速 尾旋 尾冲
失速超过临界迎角后,产生严重的分离,升力急剧下降而不能保持正常飞行的现象,叫失速。
1.失速的征候
(1)飞机抖动并左右摇晃:这是因为机翼上表面气流强烈分离而产生大量涡流,引起升力时大时小,和左、右翼的升力变化不均造成的。
(2)杆舵抖动、操纵变轻:飞机超过临界迎角时,机翼上表面的气流强烈分离,产生了大量涡流,影响到各个舵面,所以杆舵发生抖动;涡流区内的压力较小,所以杆舵变轻。
(3)飞机下降、机头下沉:超过临界迎角后,会使气流分离,升力下降;另外,由于阻力增大,速度减小,也使升力降低。当升力不能维持飞机的重力时。就会使飞机下降;促使机头下沉。
2.失速的处理
判明失速后,应立即推杆减小迎角,恢复升力。待飞机获得速度后,即可转入正常飞行。
失速:
提力(举力或升力)不足无法支撑飞机的状态。因提升速度或缩小AOA(ADF中AOA的解释:攻角的略称,指风接触机翼的角度。注意,角度过?会使机翼无法提升扬力而导致失速)导致的失速可以恢复。
飞机在平飞的时候,机翼产生的升力和飞机的重力是平衡的,举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机翼中心平面的。
而在大角度爬升或俯冲的时候,飞机的机翼下部产生的举力不再和重力方向一致,飞机失去了部分举力,造成了飞机下坠。
战斗机在特技飞行时,也不会时间过长的大角度爬升或俯冲,必须很快的转入平飞。特技飞行中的倒飞,是完全抛弃了举力,而是相反的受力,也是表演一会。大型飞机不仅是不能长时间作这样的动作,就是过急的拐弯,飞机翼倾斜过度,产生的后果和这一样。
飞机失速后,下坠时进入螺旋,大型飞机是很难改出这种状态,直致坠毁。
尾旋
尾旋是飞机在超过临界迎角后绕其自身的三根轴自转的同时、重心沿陡的螺旋线航迹急剧下降的自发运动,又称螺旋。尾旋的特点是迎角大,约20度-70度;螺旋半径小,甚至只有几米;旋转角速度高可达每秒几弧度,下沉速度大,甚至达每秒百米。
尾旋不是飞机的正常飞行状态,一般是因为飞行员操作不当造成飞机迎角过大或遇到突风而发生的。由于尾旋的不可控性,极易造成飞机的坠毁,正常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进入尾旋。但为了训练飞行员遇到尾旋时的处理能力及研究尾旋的改出方法,某些机动性较高飞机,如歼击机、教练机,允许有意进入尾旋并改出。机动性较差的飞机,如轰炸机、侦察机以及非机动性飞机,如旅客机、运输机,则严禁进入尾旋。由于尚不能保证飞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意外地进入尾旋,多年来尾旋事故屡有发生。
完整的尾旋运动由三个阶段组成,即进入阶段、尾旋阶段和改出阶段。尾旋阶段又可分成尾旋过渡阶段和垂直尾旋阶段。垂直尾旋阶段是研究尾旋的主要阶段。根据飞机是由正飞或倒飞进入,尾旋又分为正尾旋和反尾旋。根据尾旋时飞机俯仰角的不同,尾旋还可分为陡尾旋、缓尾旋和平尾旋。
采用失速特性较好的翼型和机翼平面形状,尽量使质量沿机翼机身分布合理,减少大迎角时机翼、机身对尾翼的遮蔽以提高舱面效率等,是保证飞机具有满意尾旋特性所经常采用的设计措施。
尾冲尾冲,顾名思义是飞机尾部冲在前的意思。当然,不会有谁以为是一种尾部在前面也能飞行的飞机。其过程是:飞机蓄积起足够的速度后,拉起机头进入跃升,但同时发动机却人为地处于慢车状态,使得飞机的推重比小于一。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飞机的速度不断下降,当飞机的空速指零后,飞机保持机头继续向上,尾部朝下,并以加速速率下“冲”。飞机的动压很小,几乎是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坠落。看似尾部在前冲,所以被叫做“尾冲”。飞机的进气也变成自主吸入。飞机发动机必须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打开辅助进气门,发动机连续点火等。以防止熄火。飞机下降一段距离后,机身前倾,进入俯冲状态,最后以平飞改出。为防止出现倾翻,飞机必须保持无侧滑对称下坠。因为飞机的机尾在前,平尾的气动力会从负升力变成正升力。从而产生一个使机头下俯的力矩。迫使飞机进入平飞或俯冲。该动作的成功和漂亮与否,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飞机性能和飞行员的技能和胆量。即飞机必须在下滑过程中无侧猾。而进入时的速度越敢于小一点,那么高点也就越低,在地面的观看效果也就越佳。
希望知道以上的改出方法的飞友完善一下. 呵 呵讲得很不错了 近据格斗时尾冲有用吗?感觉像大锤机动...
页:
[1]